第86部分 (第1/4页)

而其他的附加部分,比如情感模块,各种专业的理论知识模块,分析模块等,都是附加的。

当然,即便如此智能系统的本身也显得十分庞大和臃肿。为了它,钟锦已经对自己的服务器升级了三次,每次都是扩大和加速。而且她还有种感觉,在进行完这一次的软件扩展升级之后,恐怕服务器还要进行第四次提速——那也是个麻烦事。

不过现在她先不想那些。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养,钟锦的这个智能系统在情感逻辑方面,基本已经有了两岁孩童的能力。而资料搜索分析的能力,却抵得过十个专业的数据分析专家。

这一次,钟锦并不想动情感部分,而是需要对它的资料搜集和分析部分再进行提升。

就好像这次杨绍的事件,因为他在很多与人交流,安排人办事的时候,并不通过网络,而仅仅是口头协议。这就使得传统的网络黑客手法对他无效。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有多么机敏,保密意识多强。这只是因为他的习惯,和国内圈子里的办事方式决定的。

钟锦在意识到自己的智能系统这个弊端之后,就一直在抽空思考,怎么才能填补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她倒是不怕麻烦,不怕代码量大,毕竟经过改造的智能系统,已经有了初步帮她编写较简单代码的能力。但是决定资料收集方式,和编写算法的部分却必须由她自己来完成。而这一部分也恰恰是最重要,最费时间的。

钟锦足足研究了两周的时间,最后还是在一封来自一个快被她遗忘了的人的邮件里获得了提示。

这封邮件的作者是董大元,若他自己不说,她真的已经想不起自己曾与他接触过。据董大元自己说,他在几年前是某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也管理着学校的计算机兴趣小组。当时,一名叫王也的学生从网上无意发现了钟锦和同学共同开发的互动游戏——《末世堡垒》。那之后他们在调试的过程中曾与钟锦通过邮件,并参加了她后续开发的升级版本测试。

董大元写这封邮件的目的,一来是想感谢钟锦。

他提到了因为这款游戏的启迪,有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了兴趣,并且还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等等。他尤其提到如今王也已经进入大学,开始学习工业机械相关内容,并且热情极高。他们至今都还有联系,并都关注着未来集团的发展,对包括全息技术,生物密码,以及智能系统的发展都有着特别的兴趣。王也甚至还表示过,希望能将来进入未来集团,亲自参与到全息系统的开发中。

另一方面,董大元也小心翼翼地提到他们中学如今即将迎来建校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不知道钟锦是否有时间参加,为他们做一个关于创新科技的讲座。

讲座的事情钟锦暂时没有回复,然而他的出现却让她想起了自己多年前做的这个游戏。

《末世堡垒》这款游戏可以说是钟锦制作游戏的起步,是后来很多事情的开端。遥遥想来,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但是仔细追究,也不过是三五年的功夫。

三五年里,她大学毕业,创业发展。在她的推动下,未来集团把几项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成果带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技术,游戏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的看法。

尤其是随着全息影像和智能系统的开发进展,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有了技术上彻底更新换代的趋势。很多传统公司开始紧跟未来集团的脚步,将自己的一些优势软件和优势项目往全系平台移植,并增加智能模块。

可以说,单单收取技术支撑费用这一项,就已经足够成为未来集团几年内的收益支柱。

然而这些发展,却让钟锦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握在手里的很多东西。

比如图像分析,声纹分析等技术。

其实也不能说忘。毕竟在女娲游戏互动平台上,这些东西还在应用。只是钟锦自己接触的少了。

但是现在她忽然发现,这就是对自己的智能系统最好的资料收集补充升级方式。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城市整体设施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是道路上的摄像头多了,人们手上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多了。所有这些都可以利用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杨绍这种人在交流的时候可能不使用电话,不用网络,却未必会拿掉身上的手机,躲开路上的摄像头,或者躲避其他人的电子设备。

而只要他在这些设备的麦克风声音采集范围内,或者是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就会留下痕迹,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