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前辈,好像很少人的样子。”

林琪四处张望,扫视人群说道。

“不少了……那是因为广场大,所以看起来不多。”站在她身边的摄影师摆好镜头,笑着说道:“再说还没天亮,大部分读者都还没来。”

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青菀书城是宁海最大的书城,每次的存货都很多,有经验的读者们都不会过来排队,反正最后都能买到。

“哦。”林琪应了一声,她刚当记者,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前辈,为什么电视台这次要拍摄单行本发售,之前的杂志发售都没理会,难道单行本比杂志更畅销?”

“那是当然了……”

摄影师挑了挑眉,看了一眼林琪:“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杂志连载的漫画前后联系,买杂志的读者需要培养,销量当然比单行本要少。”

杂志和单行本有个差异是它每期的漫画没头没尾,一个新读者仅仅购买一两次杂志可能什么都看不懂,这限制了杂志的发行量。

凤凰公司的渠道劣势也是由此而来,它的销售模式需要各地区的书店主动订购,然而杂志需要稳定的长期消费群体,风险较大,书店们对订购杂志会非常的慎重。

然而单行本不同,单行本可以认为是书,比方说《名侦探柯南》,前两部单行本都非常畅销,书店销售商们都乐意订购下面的卷目。

“但……如果说前后联系的话,这不对啊……单行本不也要前后联系吗?”

林琪满脸疑惑的表示不解,单行本和杂志不是一样吗?如果没有看前面的剧情,后面的单行本要怎么卖出去?

摄影师笑了起来。

“单行本的确也要前后联系,不过它在发售的时候,前面几期的都会加印,书店可以根据地区读者情况的不同,选择卷目的订购比例。”

他举了个例子:“内地有些书店从来没有发行过《名侦探柯南》,他们就会大量订购前面两册一起卖;而像我们宁海,读者们大多都看过了,所以书店的前两册订购量会很小,主要在第三册。”

林琪脑子不笨,她这下可明白了,杂志很少加印,一般每周一次,卖完就卖完了,你很难买到旧的。

单行本可以加印,每发售一部新的单行本,前面的卷目就会更新,这就是杂志和单行本最大的不同。

杂志是一个综合平台,而单行本才能说是真正的漫画。然而杂志非常重要,没有它的推广和宣传,一本漫画直接出售单行本,很难卖出数量来。

不过这不是绝对,何惜的《秒速五厘米》就突破了杂志的限制,直接出售单行本——好像也只有何惜一个人做到。

“何惜老师好强……”

这么一想,林琪才发现何惜真的很厉害。怪不得中夏会如此针对何惜,也难怪电视台会这么在意这次的单行本发售。

最后一场销量比拼,谁胜谁负就看现在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碰面

连续几天,宁海的各大报纸陆续出现了同一个新闻报道。

“《名侦探柯南》单行本突破四百万,热度持续上升,《神探之子》三百五十万,紧随其后!”

“《名侦探柯南》单行本已销出五百万,《神探之子》突破四百万,差距扩大!”

“《名侦探柯南》……”

随着时间的推移,《名侦探柯南》和《神探之子》的销量差距逐步上升,这让人们大跌眼镜的同时,一些时常看报的旁观者更是满脑子迷糊。

“这风向怎么变了?”

这天早上,一个男人看着宁海日报发出感叹,今天的宁海日报已经没有再说销量的事情了,它的标题是“何惜vs李鑫——胜负已定!”

这个报道的内容用一系列数据阐释了何惜与李鑫的对比,数据非常详细,详细到了利用读者的投票预算出《神探之子》在《周刊精品》中的分量,如果没有《周刊精品》的其它漫画加成,《神探之子》的热度的确比《名侦探柯南》要小。

里面还列举了《名侦探柯南》的各项读者数据,包括长时间积累的大致读者数量,整体看去非常有说服力,让人看了之后就会觉得《神探之子》输给《名侦探柯南》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报纸上还有其它漫画的数据,最为突出的是《海贼王》。由于《惜》的杂志只有海贼王一部,所以《海贼王》的实力是最好计算的,杂志的成就就相当于它的成就。

除去《周刊精品》的加成,如果单是《神探之子》,它的真正销量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