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反倒是那些政治、经济、文化界的右翼势力,对于《决战黄海》这部来自华夏的反战影片非常反感。他们纷纷在各自掌控的右翼媒体上发声,对电影协会和池上映画发出声讨。

可就在这时,作为在媒体界拥有相当大影响力的《读辩新闻》联合中间偏左势力的《朝日新闻》对这部影片大加赞扬。渡边雄亲自撰文称这部影片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再现。菊国整体军国化正是始于明治时期的甲午战争。

“……自明治、大正、朝鹤三代,渐渐地将这个国家带上了一条走向战争的不归路。可以说菊国的失败从甲午的胜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渡边雄的这篇文章不但将全体国民所负有的战争责任的问题揭示了出来,甚至将最大的战争责任的最终矛头指向了三代天皇。

菊国天皇万世一系,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国家的象征,虽然在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期间,以及再往前的权臣柄政和战国时期,天皇一直都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很少有掌握国家权力的时候。但作为菊国神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皇一直都是菊国人生活与精神的重要支柱。

近代的明治维新,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正是以归政天皇为其主要诉求和义旗的。那些倒幕派的武士也正是以效忠天皇为理想集结在了一起,最终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维新之后,天皇就一直处于菊国政治体系的中心。虽然初创了国会制,下议院由民选产生,但国会权力有限。军部向天皇而不是向内阁负责,天皇拥有立法权,没有三权分立,司法置于行政之下。

战后虽然在摩国占领军的威胁之下,朝鹤天皇被迫发布《人间宣言》宣布自己是凡人而非神。但天皇在菊国人心中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对天皇的敬畏渗透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

20世纪60年代还有所谓的“菊禁忌”,将“严禁谈论皇室事宜”作为法令来执行。也只是到了现在,菊国的社会风气渐渐开放,各种思想也随之蓬勃兴起。对于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学术界也偶有触及。

只是向渡边雄这样明言是非地将这个问题指出来,还真是少见。随后,整个社会舆论的中心就从对《决战黄海》这部影片,转向了对于渡边雄提出来的天皇的战争责任的讨论。

华夏和菊国虽然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在政治方面联系不多,但两个国家实在是离得太近,一方有些风吹草动,另一方马上就会知道。

菊国国内由一部华夏影片《决战黄海》引发的舆论风潮,没多久就传到了国内。一开始是在网上出现了很多求片、求种子的帖子。很快就有消息灵通人士爆料,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审核的时候,被审片委员会以“有可能影响两国关系为由”枪毙了。

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渲染大波。从网络上到报纸、电视新闻等等媒体都开始议论纷纷。一时间由36位老人组成的审片委员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公然打脸的事情对于一向说一不二的审片委员会来说,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于是一纸禁令再次出台——《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未获公映许可的电影禁止以音像制品形式公开发行》。

第四百五十八章 网络暴力

这一纸禁令虽然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其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这就是准备让《决战黄海》这部电影除了非正常渠道之外就别想在华夏市场上发行了。

对于那些没有得到公映许可的电影,以往都是通过发行音像制品的方式收回成本的。这也算是给电影公司留了一条生路。可现在下达了这一纸禁令,很显然就是将这条生路给堵上了。至于这样的政策是不是专门针对《决战黄海》,这就属于无可奉告的范围了。

反正这禁令已经下发各音像出版部门了,具体怎么执行,这就要看执行者对这禁令是如何理解的了。在华夏很多事情都能用三个字来表述,那就是——“你懂的”!

现阶段《决战黄海》还在菊国参展,新天公司也没有将这部电影送审出版的动作。可这一纸禁令发布之后,圈内人都知道这就是针对这部电影的。

没多久,又有消息灵通人士将这禁令的内容和其政策指向的实质含义在网上爆了出来。这则消息就好比在已经倒满了汽油的地方划了一根火柴——网上的舆情瞬间被引爆了。

“三十六个老人,连五十六个民族一个民族一个代表的数字都凑不足,就号称能够代表全国人民了?”

“华夏电影最大的阻碍就是这老人审片会。孔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此等老贼是为国贼!”

“明明除了少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