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这鉴定系统的神奇,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可以让一件东西凭空出现,又有着许多神奇的道具和技能,陈逸觉得,他所捡到的第一件宝贝,不应该是那件龙形玉佩,而是这个鉴定系统。

将手中点睛之笔放在清水中清洗了一下,陈逸带上了笔帽,这笔帽在出现时就戴在了毛笔上,在外出时,其他的毛笔或许不用去带,但是这支点睛之笔是必须要带的。

这只点睛之笔除了能带来神奇的效果之外,其他的与普通的毛笔一般无二,这也使得陈逸消除了担心,否则在使用之时,这支毛笔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那就有些悲剧了。

收起了毛笔,陈逸的目光看到了放在一旁的画卷,面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收拾了起来,他将这幅画卷拿了过来。

这正是他在中年胖子那购买下来的画卷,而且被那古玩店的杜老板鉴定为赝品的董其昌山水画。

不过在当时的鉴定中,这幅山水画消耗了两次鉴定术,他在那时就知道这画中或许会有秘密,而最后的鉴定结果,证实了他这个说法,想到这里,他不禁进入了脑海中的鉴定系统中,将这一幅画的两次鉴定结果显示了出来。

“物品名称:董其昌山水画(仿),制作年代:距今三十八年,原作者:董其昌,仿作者:不详。”

“艺术特点:绘画是记录社会文明进程,记录美好事物,抒发作者情感的一种重要载体,董其昌,明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墨运用上,有着独特的造诣。”

“其画法特点,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

“仿作分值:十分,此画仅仅只有少许画法模仿于董其昌,其作者功力还未曾达到董其昌十分之一。”

看完了这第一次的鉴定结果,陈逸不由一笑,这次的鉴定结果,代表着这确实是一件赝品,而且如同杜思远所说,这是一件价值极低的赝品,只不过接下来那次鉴定术的结果,却是让他大吃一惊的原因所在。

“物品名称:董其昌《上陵所见山水图》,制作年代:距今约三百九十年,作者:董其昌。”

“艺术特点:绘画是记录社会文明进程,记录美好事物,抒发作者情感的一种重要载体……”

“在董其昌的此画中,所出现的是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充满灵性的山水,笔法轻盈,用墨散淡……”

“物品价值:董其昌擅画山水,其山水之中充满灵性,画法独特,自成风格,画中树木,水滩和远山,墨色不尽相同,多层次的变化,使得画作有着一种江南山水之感,价值很高。”

第二百三十四章搜宝符与鉴定符的组合

看着脑海中的鉴定信息,陈逸眼睛望着桌上的这幅画,心中有些感叹,董其昌的画作在市场上极为火热,每一幅在拿上拍卖会时,都会拍出估价几倍的价格。

根据高存志的讲解,在历年的拍卖会上,价格最高的是董其林仿黄公望的一幅画作,黄公望是元代的画家,与吴镇,倪瓒和王蒙合称为元四家。

而董其昌在山水画上,所模仿的便是黄公望等一些历代名家,那一幅仿黄公望的画作,估价仅仅七百万,最后成交价格却是六千多万。

这样的价格比起华夏近现代著名的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造成这样原因的便是董其昌的作品历来都是非常的珍贵。

在流传的过程中,赝品不断的涌现出来,民间几乎难见精品,在八十年代,董其昌的画作主要在铁利坚市场上交易,由于真假难辨,不少大买家都不敢轻易出价,但是随着收藏的不断火热,董其昌的画作也在国内有了极大的市场,这才使得价格慢慢上升,假以时日,那些之前上过拍卖会的真品,其价格恐怕会在短时间内进行翻倍。

他脑海中第二个鉴定出来的画作,可以说比眼前这一幅表面上的画更加精美,山水之间充满着灵性,价值很高,估计绝不会仅仅只达到五百万以上。

如果说没有对这幅画使用鉴定术,陈逸根本不知道,在这幅画之中。还会隐藏着另外一幅画。

而且隐藏的不露边际。丝毫让人无法发现。陈逸看着这幅画,摇头一笑,虽然发现了这幅画中隐藏着董其昌的真品画作,价值五百万以上,但是正如同那件财神摆件中的田黄石一样,他也只知道隐藏着东西,至于更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