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 (第1/4页)

这一个窑厂,可以说是文老窑厂中最大的一个,肩负着拉坯,上釉,烧制瓷器,制作釉料的重任。

而这釉料制作厂房也是非常的大,有着几个不同的车间,负责生产不同的釉料,有青花料,釉上釉下彩料。

景德镇在古代以生产青瓷和白瓷为主,其所生产出的青瓷与越窑非常相近,而文老的窑厂中,大部分生产的多为青花以及彩瓷,对于青瓷,也是在生产,不过占的比例并不大。

虽然景德镇以生产青瓷白瓷著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白两种瓷器的地位,渐渐让给了青花瓷和彩瓷,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当然,如果汝窑和柴窑仍然存在于世的话,那么其雨过天青之色,绝对会为青瓷争得地位,只不过以现在瓷器的情形来看,依然是青花和彩瓷最受欢迎。

文老所生产的那些青瓷,也是不想让这种瓷器就此中断而已,并不是为了销售。

青瓷车间的一些釉料,其中有一些是陈逸所需要的,相反那些彩瓷釉料,很多都不在柴窑的配料当中。

青瓷可以说是华夏最著名瓷器的一种,以柴窑,汝窑,官窑,龙泉窑最为著名。

华夏五大名窑中,有着四种名窑都是属于青瓷系统,汝,官,哥,钧,而最后的定窑,则是唯一的白瓷。

不过钧窑虽然属于青瓷,但它并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有着许多颜色,可谓是变化莫测,不过在严格意义上,依然是青瓷。

只不过现在这华夏五大名窑,有的随历史远去,有的只剩窑址,有的更是连窑址都没有发现,现在的瓷器,也只是从元朝发展而来的青花瓷和各种釉上釉下彩瓷最为著名。

陈逸跟随着文老来到一个个釉料生产车间中,观看釉料的生产配制,釉料的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不是像普通人所认为的那样,将一些配料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这其中有矿物原料,也有化工原料,想要让二者合二为一,变成釉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逸将见到的一些釉料配料,还有制作所有的一些机器,全部鉴定了下来,以便于他之后配制柴窑釉料所用。

同时,在文老讲解的过程中,他也是认真的聆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釉料的配制,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点从机关盒中釉料的制作方法上,就可见一斑。

随后,他们来到了青釉料制作车间,这里倒是并不繁忙,青釉瓷器现在渐渐没落,文老现在所用的配方,也是经过他自己改进的,至于五大名窑那种级别的釉料配方,估计就连瓷器研究院都没有研究出来。

在这个车间,陈逸得到了柴窑所需要的几种配料,一一鉴定了下来,并且将其工具种种都是鉴定了出来,他并不需要拥有这些配料,只需要鉴定,便可以用实体化功能复制出来,可以说这是鉴定系统强大功能的一种。

当然,这种功能的使用,也是需要大量的鉴定点予以支撑,在景德镇,陈逸除了去了丁润家中之外,林天宝的收藏室,包括文老的一些藏书室和古玩收藏室,他都曾经去过。

特别是在文老的收藏室,可以说是另一个瓷器展览馆,在景德镇这段时间以来,他一共得到了将近一万点鉴定点,将他的鉴定点总数,提升到了三万余点。

陈逸觉得,什么时候得到了灵气吸收术,他的鉴定点,会更加的多,博物馆中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用展柜密封,根本无法触摸,就算是未来他的名气达到一定程度,去往博物馆时,或许可以触摸到其中一些珍贵之物,但是在博物馆中展览的那些,想要用手触碰,并不合适。

光是故宫博物院所拥有的文物,便达到了一百余万件,哪怕一件给他一点鉴定点,这就是一百多万点,那是什么概念,陈逸简直难以想象。

只不过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故宫中拥有的文物虽然很多,但是展出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已,想要全部观看,没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望,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三万点鉴定点对于陈逸来说,已然是非常多的了,现在他需要用到鉴定点的地方并不多,太极养生功的修炼,就算他现在吸收灵气的速度加快,一个月也用不了十点,除此之外,便是实体化显示功能了,这段时间倒是用得非常多,大概用了将近千点。

未来可能用到鉴定点的地方,会更加的多,今年年末的时候,种在三清观的龙园胜雪茶树就要收获了,除了茶叶,还会有种子,到时候他要种植的话,也是需要用鉴定点来加快时间的。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逸来到景德镇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