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 (第1/4页)

里孕育出了许多华夏历史上的名人,如……,而除了这些人,在今天的浩阳,又出现了一个名扬全世界的人,那就是我们这期节目的特邀鉴定专家,请各位大声的告诉我,他是谁。”

“陈逸,陈逸。”现场观众都是充满激动的大声喊道,声音震耳欲聋。

“你们说的没错,他就是著名古玩鉴定家,著名书画家,陈逸先生,他是浩阳的骄傲,我想在这一个名贤辈出,人文荟萃的地方,那这个地方所拥有的代表文化的古玩文物,恐怕是非常多的,我们对此充满着期待,好了,朋友们,寻天下,品……。”

在简单介绍完浩阳的资料信息后,王刚打了一发广告,然后再次说道:“朋友们,下面让我们请出第一件藏品。”随着他的话语,大屏幕开始转动了起来。

看到这里,陈逸不禁有些疑惑的向旁边的金老问道:“金老,不是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介绍地方文化的短片播出吗。”

金老摇头笑了笑,“陈小友,那是后期加上去的,在现场可是看不到,就比如现在我们对着镜头讲话,也是没事的,后期节目制作的时候,都会剪掉的。”

陈逸点了点头,很快,大屏幕静止了下来,出现了四个盘子一样的东西。

王刚不禁有些惊讶,“呦,这是什么啊,四个大鸭蛋,真的是吗,这当然不是鸭蛋了,这东西很少见,请出这位藏宝人。”

随着他的话语,金色的大门再次打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首先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四个端着盘子的工作人员,他朝着王刚拱了拱手,“和大人,给您送鱼来了。”

这种打趣,王刚已然司空见惯,和坤这个人物,是他一生经历的辉煌,王刚笑着说道:“欢迎,欢迎,你来这,后面还跟着四位美丽的小姐。”随着王刚的示意,两个盘子拿到了鉴定台,两个盘子留在了他身边的放宝台上。

“和大人,您呢,当年鱼肉百姓,今天娱乐大众,到了浩阳,我给您送鱼。”这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似乎是个话唠,又开着王刚的玩笑。

“不是鱼肉百姓,而是连年有余。”王刚面上露出了些许无奈,然后说道。

之后,这位藏宝人又主动介绍起了这四件藏品,“这是邓碧珊的《鱼藻图》,我有一个朋友,祖父在江西,当年就专门淘这些宝贝,就发现这一块,当时呢他也不懂,就觉得邓碧珊是个大家,所以就花了一万元买了下来,在当时的万元户是非常了不起的。”

“那确实了不得,那你对它的期待是多少呢。”王刚笑着说道。

“当时九六年的时候,有人出三十万,没敢卖,现在估计的话,应该能有两三百万。”藏宝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价位。

王刚笑着摇了摇头,“两三百万元,期待值高了,是不是,不过也可以理解,走,我们将这两件拿给专家看一下。”

说着,王刚和这位藏宝人将两个盘子,放到了鉴定台上,那位藏宝人径直的走向陈逸,将盘子放在了陈逸那里,“陈逸老师,你可是我的偶像。”

陈逸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感谢,而几位专家看了一会,然后向着陈逸示意了一下,准备让他来说说这几件东西。

第九百六十八章寻宝节目(四)

看到几位专家的示意,陈逸笑了笑,“您几位先说说,我后面看着补充一点就行了。”虽然通过鉴定系统的鉴定,这四个盘子的信息,已然毫无保留的被他知道了,但是毕竟第一次上节目,总要熟悉一下状况。

金老等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三十余年的丘老,指了指面前的这个盘子,然后朝着藏宝人说道:“这个瓷板的造型,还比较特殊,一般来说,瓷板画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是方形的,椭圆形的比较少见,这个瓷板应该还有一个框子,这也是有利于展示和保存。”

“邓碧珊呢,是清末的一个秀才,可以说是一个文人,从小就爱看鱼,跟着他父亲到海里捞鱼,捞鱼完了之后呢,他蘸着水在桌子上画了个鱼,然后用指甲再点出鳞片来,非常形象,所以说他呢,画鱼非常有天赋。”

“在他四十岁之后,专攻鱼藻,他的绘画特点是什么呢,构图简洁,清新明快,有一种写实的风格,甚至把鱼的背鳍都能画出来,一根也不少。”

说着,丘老手指着瓷板画的一些部位,介绍着上面的绘画特点,“你看这上面的水草,千千万万个枝叶,每一条都不乱,交代的清清楚楚,真是有一种写实的风格,所以这种技法也吸收了小岛国的那种技法,陈小友,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