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部分 (第1/4页)

可是据他所知,就算是华夏一些书法名家,也不可能写出像陈逸这么与王羲之笔意相近的书法来,难道说不是这些书法名家,可能是一位隐藏在山中的华夏奇人吗。

华夏一些奇人异士,都是喜欢隐居在山中,哪怕是现代社会也是一样,除了这些隐居起来的人之外,他可以肯定,华夏任何书法家,也是写不出陈逸这样水平的书法来。

看到松本会长等人用余光看着自己的书法,陈逸面上露出了笑容,“松本会长,你作为小岛国东都书道联盟的会长,对于书法的了解想必也是非常的深,不知你如何评价我这三幅书法。”

听到陈逸的话语,松本会长一下从猜测中回过神来,望着陈逸,心中充满了恼怒,让他来评价这三幅书法,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其实里面却暗藏杀机。

现在展厅里几乎所有人,都倾倒于陈逸的三幅书法之上,如果他的评价与事实不符,或者说贬低了陈逸的书法,那么绝对会受到这些人的一致抗议。

之前有一些小岛国人贬低了陈逸的书法,众人争相抗议,支持陈逸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

可是如果不贬低陈逸的书法,那么他这无疑就是抬高了华夏书法,潜在的贬低了小岛国书道,那么小岛国的一些右翼份子,也会向他提出抗议。

陈逸这一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要得罪一方的人,这才是他恼怒的原因所在,他真的低估了陈逸这一个年轻人的心机。

“陈逸先生,请稍等片刻,我先观赏观赏这三幅书法。”松本会长面带微笑的说道,哪怕他心中恼怒无比,可是为了维护小岛国书道联盟的脸面,在众人面前,他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满脸堆笑的模样。

陈逸的书法,他也只看了刚才那一幅,还有两幅未曾观看,更可况,为了想出如何评价,他也要拖延一些时间。

当他的目光越过小楷黄庭经,看到了放在中间位置的行书李白诗篇时,面上渐渐出现了震撼之色。

因为这确实如同他所听到的那样,是一个新的书体,已经接近成熟的书体,之前他看过陈逸那一幅刚刚创造出来的书体,还有着很多的稚嫩,当时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没想到如今还未到一年,这一种书体,已然成长到了快要成熟,接近完美的地步,身为小岛国东都联盟的会长,他对于书法极为了解,这一个书体的水平如何,他自然能够判断出来。

陈逸这一个行体,充满着飘逸自然之意,更有一股平和,和心旷神怡之感,让人看到书法的同时,就像看到了一条缓慢流动的小河流一般。

如果说之前小楷黄庭经,带给他的是震惊与震撼,那么这一幅行法,带给他的是浓浓的惊骇。

正如同陈逸在之前所说的话语,一个新书体的诞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也不过只创造出了几种书体而已,这一种行体,虽然是在行书的基础上创造而来,但是,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书体。

距离成熟仅有一步之遥,以这种书法给人的感受而言,如果成熟的话,其成就绝不下于颜真卿所创造的颜体楷书,柳公权所创造的柳体楷书。

可以想象,一旦成熟,会有多少书法家,去学习这一种书体,到了那个时候,陈逸真的会成为受万众敬仰的一代书法大师。

自从明代以后,华夏书法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没有了能够在书坛上大放光彩的人物,祝允明和文徵明虽然能称得上是明代书法名家,但是他们却也是没有能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体。

几百年间,没有人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而陈逸,却是在书法式微的今天,创造了出来,这种意义,有多么的巨大,松本会长十分的清楚,如果说之前的小楷黄庭经,他只是怀疑的话,那么现在的行体,他真的无法相信,这就是陈逸所创造出来的。

在这一幅行书李白诗篇上,松本会长所看的时间最长,他虽然对陈逸充满了恼怒,可是却深深陷入了这幅行法的意境之中,甚至在移开目光,看向最后一幅书法时,他竟产生了一种不舍的情绪。

第三幅书法,是章草急就章,这一篇启蒙教育的文章,许多书法家都曾经书写过,有些用草书,有些用行书,有些还用楷书,其中唯有皇象的章草急就章,最有名气。

章草书法,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学了,除了那些非常传统的书法家,才会学习章草,历代所流传下来的章草书法,数量也是非常的稀少。

而陈逸这幅章草书法,给人一种古朴厚重之感,就像是章草书法本身的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