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部分 (第1/4页)

虽然他也不断的通过实体化功能,来雕刻玉石,但是实体化出来的玉石,虽然与真实一般无二,但是雕起来时,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同。

这件白玉笔筒,是他花费了月余雕刻而成,而是用一些空闲时间,在酒店中将一些玉雕器械实体化出来,然后进行雕刻的。

可以说,有了实体化功能,他随时随地的都可以雕玉,当然,如果他能够真正掌控昆吾刀,就不需要用或者是极少用到这些玉雕器械。

古代的玉雕,一般都是以砂来解石或琢玉,而陆子冈却是用昆吾刀,开创了刀刻法,使雕刻技艺达到了高超精美的程度,甚至于比现代化玉雕器械雕出来的更加精美。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许多玉雕工厂,玉雕师傅,所雕刻的玉雕,都是以观赏性的大型摆件或是只为赚钱的首饰为主,像笔筒这样的玉器,却是越来越少有人雕刻了。

哪怕是在各大玉雕比赛上,笔筒也是极少出现,都是各种各样的山水摆件,因为笔筒的摆放,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场地,而其他的山水摆件,却是显得自由了许多。

就算是一些收藏家收藏笔筒,大多都会去收藏古代的笔筒,而非现代制作出来的。

陈逸却是不为比赛,不为钱财,所以,他的雕刻显得十分的自由,都是想雕什么雕什么,这件笔筒,也就由此而生。

看着这件笔筒,徐渭面上露出了浓浓的喜爱,这件笔筒的精美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意料,他之前有想过陈逸会拿出一件水平不错的玉器来,没想到,却是如此的精巧美丽。

对于玉器,他同样有着非常高超的鉴赏水平,否则,也不会写出称赞陆子冈的那一首流传下去的诗句了。

在他看来,陈逸所拿出来的这一件白玉笔筒,整体雕工淳朴自然,山势重迭,峰峦起伏,古松挺拔,树下长灵芝数株,山边溪水潺潺,祥云飘浮,生机盎然。

最让人眼睛一亮的就是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无论是人物,草木,动物,都是充满着灵性,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处身于太平盛世的仙境之中。

这一幅美好的画面,亦是他最为向往的,山水之间,田园仙境,让人只愿身在其中,在他看来,有一些方面,甚至比陆子冈的玉器做得更好。

而陆子冈,望着眼前的这一件玉器,内心的惊叹比徐渭更甚,陈逸所拿出来的这一件笔筒,整个雕工完全是上乘之作。

雕工精湛熟练,风格飘逸,上面每一种事物,都是雕刻的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在灵性方面,更是超过了他,他的自信高傲,就是对自己水平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这件笔筒的灵性,比他所雕出来的玉器,更强一些。

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这上面所用的一些雕刻技巧,甚至是他所没有见过的,有一些技巧,他一眼就可以看出对玉器的作用之大,可以让人在玉器的雕刻上,少做许多的无用功,使得雕出来的玉器,更加的精美。

只不过,能够看出是看出,但是想要通过一件玉器,而学会某些雕刻技巧,那就是天方夜谭了,哪怕是他,通过研究这件玉器,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而无法真正学到精髓。

否则的话,看一眼别人雕刻出来的玉器,就能学到别人的技巧,那么还找玉雕师傅学习干什么,还和别人交流干什么,直接买来一件玉器,研究一下,不就可以学到别人的独门绝技了吗。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雕刻者

这白玉笔筒上的雕刻技巧,陆子冈觉得从来没有见过,这不是他的一时虚言,而是完全有自信这样觉得。

他虽然技压群工,盛名天下,但是同样没有停止钻研玉雕技巧的脚步,这上面的一些技巧,确实是他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的,几十年的玉雕阅历,不是虚的。

此时此刻,陆子冈的内心充满了感慨,刚开始,陈逸说要拿出玉器,让他鉴赏时,他的内心是充满着轻视与不屑的,可是现在,他却是充满着惊叹。

如果仅仅只是玉雕的灵性超过了他,这并不足以让他惊叹,只是,这上面拥有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雕刻技巧,这不得不使他的自大的内心,颤动了一下。

新的雕刻技巧,而且还是对玉器作用极大的技巧,这对于一个玉雕师意味着什么,他非常的清楚。

而在仔细观看的过程中,徐渭和陆子冈,也是不可避免的发现了玉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所刻的一个字,正是这个字,让他们二人面上都露出了极大的震动。

无论是徐渭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