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部分 (第1/4页)

“陈居士,既然你之前说杨妹子就是杨皇后,那么先行证明吧,之后再看她的书法。”此时,万历皇帝看了看面前的三本书,笑着说道。

陈逸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放在桌子上的三本书籍,他先拿起了周密的《齐东野语》,这是一本古代笔记著作,在传统文史典籍中被视为稗官,与正史相比,笔记章法灵活,不受约束,驳杂广记,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周密南宋词人,文学家,宋亡之后,入元而不仕,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藏书四万余卷,以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

陈逸之所以提出杨妹子就是杨皇后的看法,也是得自于现代一些学者的研究,其中一位学者专门在他的一部书中,提到了这杨妹子身份的几个疑点,并用几本历史书籍的记载,来证实这个看法,这几本书,正是摆在万历皇帝面前的几本。

至于这名学者,在华夏现代也是极具名气,姓启名功,字元白,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华夏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家,鉴定家,诗人等等。

随后,陈逸将这本书翻到了记载杨皇后的页面,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将书递给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将这一段文字,一字不差的念了出来,这一段文字所记载的是杨皇后是一个孤儿,并无兄弟姐妹,哥哥杨次山也是后来认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既然没有妹妹,那么杨妹子是杨皇后之妹,就不成立了。

“仅仅只是这段记载,说明不了什么。”听到这段记载,许国面色没有任何变化,笑着说道。

陈逸只是笑了笑,随后拿起了第二本书,是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在这上面的一些记载,也是说明了杨后是孤儿。

这一本书的记载,让现场一些人不禁点了点头,一个人的书籍可能会出错,但是二个人,出错的可能性,却是极小,更何况,记载杨妹子是杨皇后之妹的书籍还是明代一位文学家的著名,而这两本书籍,却是宋代的。

随后,陈逸又拿出了第三本书,元代吴师道的一本书籍,从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宫扇,马远画,宋宁宗后杨氏题诗,自称杨妹子。”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陈逸的题目

“好了,这就是三本书中的记载,至于是否准确,我无法保证,我所做的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皇上,下面我们开始观看杨妹子的书法吧。”陈逸说完了这三本书中的记载,随即指着杨妹子的两幅书法说道。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内心依然处在陈逸刚才所讲解的内容之上,杨妹子其实就是杨皇后,这简直太出人意料之外了,偏偏陈逸所拿出的证据,一连三本书籍,可信度非常的高。

随后,陈逸将杨妹子的两幅书法,展开在了旁边的桌子之上,申时行等人也是直接围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杨妹子的书法后,面上不禁露出了一抹惊异之色,因为陈逸所写出来的书法,与这杨妹子的可以说是一般无二。

字迹,笔意,风格,完全是一模一样,看不出半点的差别,那一股秀颖之气,格外引人注目。

而许国的那一幅书法,与杨妹子,与陈逸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学生所写出来的。

只不过,无论是陈逸所写出来的书法,还是许国修改出来的书法,里面的那一抹秀颖之气,都是与杨妹子的书法几乎一样,只不过有浓有淡罢了,许国的那一幅,无疑是淡到了极点。

如此,无疑是说明了许国所写出来的书法,就是以杨妹子的书法为基础进行改变的。

“哈哈,与杨妹子的书法真迹比起来,许爱卿这经过修改的书法,当真是十分惊人啊。”这时。万历皇帝也是暗自讽刺了一下。

许国敢跟陈逸斗嘴。却是绝对不敢跟万历皇帝斗嘴。只得苦笑着向皇帝拱了拱手。

在申时行等人看来,这许国耍小聪明把自己给耍了进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老老实实写一幅名气不大的书法家的书法不就得了,非要耍些心机,现在知道结果了吧。

同样,此时此刻,他们对于陈逸亦是充满了惊异。能够回答出他们六人的题目,其中三个题目还是比较难的,这最后一道由许国出的题,更是将他们全部难倒。

而陈逸却是全部回答了出来,甚至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思索,其中最后一道题目的书法,他还亲自书写了一遍,足可以见到陈逸对于各代书法家的了解和研究之深。

这杨妹子的书法,那一抹秀颖,他们或许锻炼一段时间。也能写出来,但是绝不如陈逸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