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所以,拍卖图录上的照片是否能如实反应藏品的真实水平,图录整体做得jīng美与否,描述是否能吸引人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到现场去观看预展,是一场拍卖会是否成功的关键。

徐振东和他们之前所争执的焦点,也就被两人用比较含蓄唯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以期更好地佐证,这两件瓷器确实是永宣青花无疑。

他们的这番努力,主要针对的,并不是那些刚入门的新手,而是非常喜爱青花瓷的资深收藏家。只有这些收藏家,才最有实力和可能,出高价参与竞拍,毕竟,是上千万的东西,普通的藏家只能仰望。

真金不怕火炼,柳玉晴相信,虽然这并不是传承有序的东西,但当大家在预展上亲自上手过这两件青花瓷,确认他们的真伪后,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对它们的竞拍。

在其他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不是没出现过号称是永宣青花的青花瓷,可很多老行家不用上手,光看图录,就知道不对劲。再亲自上手一观,就更能确信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永宣青花。看过去的拍卖纪录,成交价格在几十万的永宣官窑青花,不用说,大都是仿品。

王东瑞的那件成化斗彩鸡缸杯,柳玉晴和周夏也采取同样的策略。这时候,并不是向大家普及成化斗彩鸡缸杯如何jīng美绝伦,如何旷古绝今,属于怎样的稀世奇珍,而是更侧重于介绍技术上的策略。

除了就具体细节上介绍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的造型,发sè,纹饰,风格等外,两人还对款识的“大明成化年制”做了番说明,确认这略显稚嫩的落款,出自少年成化天子的亲笔所书。

而且还说明,历来出现上的拍卖会上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并不多见,而且,这次拍卖公司的估价也比较保守,也就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这无疑是在提醒翻看到拍卖图录的买家,这是个绝佳的捡漏抄底的好机会,就看他们能否把握得住。

柳玉晴相信,只要有人看对了眼,即便身在海外,不惜万里赶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关键就看你的拍卖图录做得如何,能否勾起买家的兴趣,限于版面,除了照片必须jīng美翔实外,相关说明更要详略分明,这也正是两人工作的重点。

到柳玉晴和周夏两人这里,需要最终做出决断来,柳玉晴最后拍板,首批图录印刷出来,还得交给柳家长辈过目,最后决定是否大量印刷并发行。

这番忙碌起来,两人也就忘记了时间,也忘了饥饿。

好在现代艺术品以及书画部,是由柳随风负责的,要不然,两人这番忙碌更没个尽头。

两人忙到晚上十点来钟,也不过将图录中需要特别宣传的拍品核查完毕,普通的拍品,根本就没那么多时间检查。

第七十三章眼力和眼光

然后,柳玉晴就把核查得差不多的电子图录发给一直合作的印刷厂,让他们连夜加班,把图录印刷几份出来。

对柳远山他们这样的老人家来说,印刷出来的拍卖图录,远比电子图录来得方便,看着也不会觉得累人。至于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他们也可以指出来。

而且周夏敢肯定,百分百是要做些修改的,这些老行家经验丰富,不管是看问题还是使用措词,都比他们两个年轻人考虑得更全面。

但后续的事情基本都和周夏无关,等柳玉晴把这些事情做完,才发现时间已经太晚。

她说请周夏吃饭,周夏说算了,随便回家对付一下就行,柳玉晴也不勉强,但她又说,“我开车送你回家吧,这个点打的都不太好打,还有这么多拍卖图录。我早上怎么不把它就放在车上,这回又要搬出去。”

周夏回答道,“这点图录算不得什么,我今天已经把家搬到附近的明珠小区,以后做事也方便得多。”

柳玉晴笑道,“那正好,我差不多也往那边回去。我说,你搬得这么近,是为了更好地逛鬼市吧!”

“有时间就去逛逛,反正早上闲着没事,权当锻炼身体。”周夏如是回道,他现在时间紧张得很,只好占用一下休息时间,去鬼市淘换点东西。

“也要注意休息,别太拼命,不着急在一时的。”柳玉晴劝他。

周夏点头说好,表示听进去了,可柳玉晴却知道,他并不会就这么听她的,反正她也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具体还得看他自己的。

柳玉晴弄来的拍卖图录非常多,有好几家拍卖公司的,他们都在十月份举办秋季拍卖会,其中不乏业界的龙头老大。每家拍卖公司,出的拍卖图录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