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陈楚挑动一下眉头,然后打下一行字。

“贵公司留下联系方式,不是为了找制造厂家的?”

“不是,我们主要提心我们在内地合作的贸易公司,会找另外一家贸易公司做这张单子,赚取中间的差价,所以才在上面加了我们的联系方式。”

陈楚明白了。

“贵公司多心了,我们这边的外贸公司,一般都是直接联系制造厂家的。”

“我知道,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不是吗?我们以前就试过这种例外,结果……客户收到货物后,对货物的质量很不满意。”

对于这一点,陈楚倒是深有认同。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骂中国制造质量如何差,制造企业如何偷工减料,但是,这真的制造企业吗?

当然不是,出口产品的质量不好,也有可能是由供应链条过长造成的。

就以达美公司所说的情况为例子。国外客户给达美公司的报价是50元,那达美公司给国内贸易公司甲的报价是45元,而贸易公司甲给贸易公司乙的报价是41元,贸易公司乙给制造厂商的报价是37元……层层下来,制造厂商为了确保利润,最后产品的造价有可能不超过34元。

结果,客户预期收到价值五十元的产品,但最后收到的却是价值三十四元的货物。

“听你的意思,贵公司好像不太愿意和制造厂家合作!?”

“是的,说实话吧,因为你们制造企业对很多问题的处理,不太专业……”

“你这种说法是有偏见的,不少一样有很多制造厂家直接报关出口?而且,没有国内代理商的中间环节,我们双方赚到的利润不是更多?”

这一点,才是最令陈楚心动的!

绕过国内外贸公司环节,那么,原本归属于外贸公司的利润,就会被他们双方瓜分!

对面那头似乎沉默下来。

“抱歉,我们公司已经和鹏达外贸达成口头协议,他们一方向我们提供了样版。我们对于鹏达外贸挑造的制衣厂的生产质量,还算挺满意的,所以,这一张订单,我们公司不想再节外生枝。”

这是直接拒绝陈楚了!

但看到这条消息,陈楚却是打下一行字。

“你们收到的样版,是两条和你们订做的产品风格相似裤子吗?两条裤子的码数是不是一条是29码,另外一条是30码?”

“咦!?请稍等一下。”

电脑屏幕淡光照射下,陈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一分钟以后。

“你好,你说得没有错,那两条裤子,是你们制衣厂生产货物吗?”

“是的。”

“奇怪,鹏达外贸不是和你们制衣厂达成口头协议了吗?”

陈楚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原来如此!

以陈楚制衣厂如此的规模,想要接这一张订单确是不太够资格。

就算是在小小的大裕村,条件比楚歌要优秀的制衣厂,没有三百家也有二百家,王总为什么就偏偏到他们制衣厂考察呢?

原来,达美公司早就有意让楚歌制衣厂接这一张单子!

现在,鹏达外贸与陈楚制衣厂谈判破烈,那王总现在会怎么做?

如果他是王总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在其他候选的制衣厂中,重新挑选一家出来“冒充”楚歌制衣厂!

“没有,我们制衣厂从来就没有和鹏达外贸达成过任何的协议!”陈楚快速地打下了一字!

第98章:达成协议

“这怎么可能?”对方很快就回复了一句话。

“贵公司的电话号码是多少?”陈楚打出一行字问道。

陈楚和达美公司在网上沟通实在是不太“和谐”。对方使用的是繁体字,而陈楚使用的是简体字;对方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白话词语,而陈楚却极少使用这样的词语。

“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内地的通信费贵,还是由我们这边打过去吧。”对方很体量地打出一行字。

“也好。”陈楚打下办公室固定电话的号码。

一分钟后,办公室固话“滴滴”声地响了起来。

回到自已的座位坐下,陈楚抓起电话听筒:“你好,楚歌制衣厂,是达美公司吗?”

电话那头,传来年轻女子的清脆声音:“是的,先生你好,我是agnes,你也可以叫我王小姐,还没有请教先生怎么称呼呢?”

“a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