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何况家里娃才满周岁,还真没功夫在外头玩的太花哨。

“江总,从我本意上来说,当然希望自己至少是第二类的制片人,事实上前段时间我也是东跑西颠拼命在找投资方或者说拉赞助。

不过可惜,感兴趣的不多,人家真有钱的,也投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的大戏去了,咱毕竟是草台班子对不?

说难听点,谁也不敢保证拍了就能播,播了就能火对不?”

应鞑这人善于察言观色,知道怎么说话才既显得坦诚又显得真诚,

“江总,我始终认为,不为投资方利益着想的制片人,就不是个合格的制片人,蒙人能蒙一次两次,难道还能蒙一辈子?

搞歪门邪道心术不正的家伙,在艺术的领域走不远,在商业大潮经济领域更走不远!您说呢!”

“豪言壮语当然好听,我也爱听,应导,你这个情景喜剧,走的是针砭时弊冷幽默的路子吧?跟讽刺型相声差不多?

你知道在华夏,思想领域的开放可远不如经济领域,如果拍了因为审查的关系不能播,咱这投资是不是血本无归打了水漂了?”

江叶林和梁佐们聊过,大致知道这帮家伙捣腾的情景喜剧是个什么路子,倒不是说不好,可华夏和美国到底国情体制都不一样。

老美那边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没人管你是在讽刺白宫还是拿总统开涮,咱这边,咱这边你就是挖苦个科长处长的,没准都能给你穿个小鞋。

“可不说的就是,拍了之后不给播的可能性,那一定是有的,咱新华夏拍那么多电影被禁播的都不在少数,何况一电视剧呢?

情景喜剧这东西,都是小单元剧凑出系列剧,要说一定踩不着雷区,那这戏拍都没必要了……”

应鞑的回答并不藏着掖着,他相信对方叫自己来,不是为了简单告诉自己一个yes或者no。

说难听点,如果拒绝投资,直接让梁嬛传个话给梁大梁二就足矣,何至于把自己请来呢?

“应导,其实我不担心赔钱,在华夏呢,这情景喜剧是个新生事物,我担心的是,咱也投资了,你们也遂了创作的心愿……

到末了虎头蛇尾树倒猢狲散,你知道我这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你也听说了……

叶林公司投资老郑小封他们那部电视剧,预算是10万每集,你这个情景喜剧,你打算拍几集,预算又是多少?”

江叶林不问收获只问投资预算的做派,让应鞑心里很有点感动,不过正如他说的,不为投资方利益考虑的制片人,那就不是个合格的制片人。

应鞑自然是有备而来,这货拍了下脑袋,正色道,

“目前和梁佐他们一起捣鼓出来了60集剧本,真要拍的话,我觉得怎么也得拍100到120集。

如果播出后一炮打响的话,那可以成为常青树一直拍下去!每集的预算,如果紧着点用,每集2万应该足够了!

咱不用请大腕,完全可以自己培养出明星来!”

“据我所知,美国的情景喜剧多数是边拍边播,一季少的13、4集,多的也就24、5集,你们这部戏难道打算一口气播几年么?

为什么不以单季25集这样的节奏拍摄呢?”江叶林若有所思的问道。

“这个,江总,华夏和美国的国情不同,人家电视剧都是私立电视台投资制作出品,播出时段都有安排和保障。

而且一旦收视率不行立马就砍掉,咱华夏这电视台都是国营的,要电视制作中心自己拍情景喜剧目前看根本不可能。

所以我们寻思着,要制作就得以一部戏为单位来卖播出版权,那样的话,本身一集就30分钟多点,25集可真说不了什么故事!”

“你干脆说集数太少挣不到钱得了……”

江叶林的话让应鞑大起知音之感,挠着半寸的胖脑袋嘿嘿直笑。

“应盗导,虽然我没看过具体的剧本,但我觉得这部戏的架构好像有点问题,这部戏是叫“无爱无家”么?

既然是情景喜剧,又是以京城某家庭为主的设定,那你们是想借热播的美剧《长成的烦恼》的东风对吧?”

“要不说您就是有投资眼光呢,确实有那么个意思在里头,不过《长成的烦恼》是青春喜剧,主要讲家庭里仨娃和父母的故事。

咱这个《无爱无家》虽然也是家庭喜剧,但更侧重爷爷和人到中年的父母的故事,算不得走青春路线……”

应鞑继续挠着脑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