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他话题一转,说的可就更直接了:“那笔广告费,我已经和乔县长说过来,明天就全额付掉,不用弄什么343、352,没有必要。国内知名网站的广告,这个价码不贵。”

“其次,我了解祁总的父母、哥哥嫂子都在宁南,好像您的父母还都是普通职工社保,我会安排人把他们全转成机关干部社保,另外,您哥哥嫂子在上班,好像业余还弄了个店,你放心我会关照他们,不过现在物价高,开店只能是补贴了家用,不如让你嫂子到县里来上班,我在弄几个工程给你哥哥做做,比上班要好的多了。”

王书记末了总结说道:“祁总,你放心,有我王康民在浅川一天,定然要帮着你哥哥走上路子。”

祁纳其实已经动心,最关键的是对于他父母的保障以及最后对祁纳哥哥祁宏的承诺,很实在:我给你工程,让你上路,帮着你走上轨道。也是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王康民很实在,也很务实。

祁纳觉得这条件已经足够优厚的了,或者说,他没有去做地砍价的心思想法,虽然能够直接到手的实惠从三十万变成了一百万,其他的承诺都还是虚渺的,但祁纳还是点了点头:“王书记,你太客气了。”

话罢,祁纳就将顾建中背后的思量简约的和王书记介绍了。

王康民深吸了一口气,对祁纳说道:“你这个情报太重要了,我能得出来的结论第一,顾建中顾总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在选址,第二,无论什么决定都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东山区近期和外商谈判的成果!受其制约。”

祁纳想了想,把项玉瑶和自己谈的天地人论述重复了一遍:“所谓做事,一般来说,有天地人之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东山区和外商谈判的结果,地利是您们团队上下给出的条件能否满足对方的大胃口,人和则是您的人脉,也就是我。”

王康民点点头,毫无隐瞒直接表示了解:“天时在天,地利人和在我。”

但他还是意犹未尽,又问了今天会面的第二个问题:“那么我们和南江市相比,会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太直接了,关键祁纳对南江市的情况除了是同省兄弟城市外,一无所知,根本无法回答。

于是祁纳摇摇头,道:“我不知道,确实不知道。不过明天上午在正式会面前,我会帮你安排先和项总见个面。”

王康民眼睛一亮,大喜过望,道:“好啊,太好了。”

今晚来的太超值了,出门时,王康民都是笑的合不拢嘴。他的副手乔文明很是奇怪。

第158章 发展 (二)仓促的会议

一上午,祁纳都陪着王康民、乔文明在三阳集团,他哀叹,这一百万当真不是好赚的。

顾总临时有事,祁纳带着王康民和乔文明与项玉瑶简单会面后,项玉瑶就安排自己的秘书带着王康民、乔文明参观三阳。

祁纳留下来与项玉瑶沟通了两句,项玉瑶责怪他耳朵根太软了,祁纳笑道:“是吧,都说耙耳朵的男人爱老婆。”项玉瑶不屑,也不知道最后会便宜了谁。

项玉瑶又道:“我给他暗示了,”这个他指的是王康民,“他会明白的,一点好处就要打发我们,那可不行。”

祁纳觉得她似乎已经铁了心的要把三阳带到浅川县。

出了项玉瑶办公室追上王康民等人,发现王康民一脸的凝重,祁纳判断他是担心见不到顾建中,便道:“你无需这样担心,不会有意外的。”

果然如他所说,临近中午时顾建中顾总终于回到办公室,郁闷一上午的王康民等人得到了优待,走进了顾建中的办公室。

但会谈很平淡,略显紧张的王康民只说了几句话,都是乔文明在介绍,而顾总只是在听,项玉瑶做着笔记,祁纳在一旁则是无所事事。他觉得自己就不该出现在这个场面,只是项玉瑶一定要他在场。

会议持续了大概二十分钟时间,顾总接了一个电话,“哦、嗯,就这样吧”。这一声结束,他终于开腔,曰:“年轻的时候去过浅川,还留有印象,见到二位非常高兴。”

说罢不再吭声,项玉瑶暗示了一下,王康民起身向顾总告别,顾总也没起身,只是冲他点点头,算是结束了会面。

祁纳很失望,觉得这会面太失败了。不过似乎王康民并没有沮丧,反而很轻松,项玉瑶安排了午餐,但祁纳无心留下,打了招呼就先回公司了。

一进公司Doris见到他就问今天早上有一个一百万的付款,问他是怎么回事。

“款项没有备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