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阿柳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到底是个明白人,很快明白了穆清的用意,虽有些怄气,也只得将所要禀之事一一细说了。“我去前院代奠,走了近道,穿过土坡下的山石洞,刚走到洞口,便听见头顶上有说话声,驻足听了,原是三两个婆子在土坡上的凉亭里躲懒闲聊。因那亭子正是建在石洞口上方,故亭中人说话,在洞口能听得分明。”

阿柳算得口齿思绪都清晰的,历历落落,清清楚楚的把那石洞口所闻之话都倾倒了。原来那几个婆子嚼的话,竟扯出了一件旧事,正是一直以来大郎二郎冷待她的缘故。

顾大郎好玄学,颇有专研,交好玄学名家袁天罡,那袁天罡授了盐官令一职,正往上任的路上,路过余杭,由大郎款待了几日,早晚在一处谈论参详。彼时穆清四岁,一日两个仆妇抱了她和二娘,在大郎府中顽耍,正逢大郎与袁天罡在院中散步。偶见了这两位小娘子,大郎便邀他详看二娘面相。不料,他竟指着穆清说,此女有贵相,却不显露,日后气势养成,只怕是手握大权贵的,顾家盛衰但凭她主。又端看了二娘片刻,沉吟为难,大郎一再催促之下,方才讲了,二娘与她相刑相克,刑克之剧,必有一方亡故了才罢。若要避刑克,或分开养,或远嫁了,离得远远才好。

袁天罡的相看向来不错的,大郎深信不疑,因此心中郁结,他是余杭顾一脉的宗子,顾家如何能易主到了一个吴郡顾的庶出后代手中,他的女儿又如何会生出与她你死我亡的命格,为此大郎一向厌恶提防着她。如今父母故去,他便与二郎商议,虽阿爹在世时提及过要开谱牒,将穆清以他幼女的身份,载入余杭顾的族谱,但究竟不是遗命,现族中掌事由阿爹转成了他,这些自是他说了算的。议定等丧仪过后,要将这府中所有的家仆奴婢,或安置到另两府,或发卖了事,便就关了府门。穆清仍是吴郡顾的庶孙女,不受三年热孝停嫁娶婚庆的限制,只随了庾立赴任去便罢,算是出阁了。

阿柳一口气讲完,穆清默了好久,深吸了一口气,定定地说:“我断不会随庾师兄走。”

“既如此,你可有想过日后何往?可替自己打算过?”杜如晦急切地问,心中隐隐等着她说一个答案,希望她说跟他走,同时又不希望她这么说。他想将她带在身边护着,却怕往后的血雨腥风里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更无从护她周全。这不是他的个性,想他向来决断果毅,何时这样矛盾寡断过。

面对他的急问,穆清踌躇起来,仰起苍白毫无血色的脸,剪水双瞳中又盈了一汪薄薄的泪水。杜如晦突然直问道:“可愿随我去?自此交付于我?”

听闻这一句,穆清连月来的踌躇犹豫倒一下去得干净,心中简简单单,只剩了一句话,并不羞怯惧怕,几乎不加思虑的肯定道:“愿相随。”

“七娘!”阿柳惊呼,如遭雷霆。

穆清心中却愈发清明起来,以往缠绑在她周身,叫她无法动弹行进的那团乱麻线,忽就崩裂退散了,四周清朗,眼前只留了一条道可走,道尽头有什么她看不见,但道路是明晰的,她愿意押上自己的一生作注,去走一走。

☆、第十二章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一)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一)

杜如晦伸出手,包裹住穆清的手,正色道:“你应明了随我去走的是条怎样的道?我曾聘娶高家大娘,你亦是知道的,她缘何离去,你可清楚其中缘由?”

眼下不是羞怯的时候,穆清咬了咬下唇,慎重地点了下头,“七娘不怕流离颠沛,不羡荣耀体面,无论杜先生走的是怎样的道,七娘都无惧无畏,只愿相携不离。”

杜如晦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手上不觉已加重了力道,心中却一阵冷一阵热,犹豫再三,终是握着她的双手抬至唇边,低声且坚定地说:“誓不相负。”

“既阿爹阿母都已不在,此处也再无甚亲人,我无意再多留,只还有些事,容我明日一早料理了,便可离了此地。”穆清重又垂下眼眸,“一则,阿爹阿母如同我亲父母,我定是要着了斩榱到灵前去送别的,此举是要得罪两位兄长了。二则,庾师兄那边,我该有句交代。”顿了好一会儿,她垂眸更深了,吞吞吐吐道:“三则,我现今仍是吴郡本家的人,出身低微,自是,自是不敢以,正妻居之,可即便是侍妾,也该先回吴郡,禀明了我亲父母,全了礼仪,方才能随杜先生去了。再者,我有愿要效古礼替阿爹阿母服孝满二十七个月,不知杜先生……”

“尽随你意。我便先送你回吴郡,向你父母亲提亲。只不必言说正妻侍妾的话,自此只你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