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间透着真性情,无怪乎自家阿郎如此着紧。

刘敖领了意思,自去斡旋铺排。杜如晦在栖月居内徘徊了一阵,对着保扬河坐定,努力调整呼吸克制着不去想那带雨梨花般柔嫩白皙的脸庞,生怕自己一时失了控,冲去丹阳郡那个客栈,将她纤弱无助的身形牢牢圈在他的臂弯中。当日在余杭,她失了阿爹阿母,哭着溃倒在他面前,眼见她牢牢抓着他的衣袍不放,直用力到手指关节泛白,自那一刻,他便在自己心中立了誓,要替她挡去所有的苦厄。可眼下她却因他的叔父,身陷泥淖,他只能在一旁看着,教他一面自愧一面怒意在胸中蔓延,行事自是较往日带了几分狠。

庾立一路上都不曾下马歇息,一气狂奔了百来里路,两个时辰后,已在湖熟镇的顺康客栈中。听闻有人打听她的行踪,穆清不知是杜如晦还是杜淹派来追截她的人,躲在房中忐忑不安不敢出去。英华大着胆子,小心地下楼去探听。

过了一会儿,英华跑回房中,笑道:“有位好俊的阿郎,称从江都来接人。可是姊夫来了?”

话刚说完,门上轻扣了两声,“七娘,我来了,开门罢。”声音柔和,透着满满的暖意。穆清一时愣了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边的阿柳亦是一脸惊喜,跳起来急忙跑去开门。房门开处,昂藏地站立着的男子,唇边含着笑,眉头却微蹙着,带着怜惜,轻轻唤了声:“七娘。”

穆清尤定坐在房中,抬头望着他,唇角牵动了几下,终是没能笑出来来,反而闭上了眼睛,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阿姊,哭什么呀。这可是姊夫?”英华抓着她一边手臂摇晃着她,穆清忙抬手拭去了眼泪,略显了几分尴尬,低声道:“莫胡说八道。这是自小一处长大的师兄,待我如亲兄,你也该称一声阿兄。”

阿柳拭了拭眼角,带着英华行了礼,便依着庾立的吩咐,下楼去找阿达备车。屋中只剩了穆清和庾立两人,庾立简单说了前因后果,两人便一起沉默了,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见她脸上残留着泪痕,庾立伸手想要去擦,穆清下意识地偏了偏头,庾立顿住了,讪笑着放下手,“也是,如今七娘已是大人了,不能再如小时候那般毫无避忌了。”

楼下阿达套好了车,英华登登登地跑上楼来催促,这才打破了两人的沉默,下楼上车往江都去了。依旧是英华阿柳跟着穆清坐车,庾立在一边骑着马与阿达说话。英华年少好事,缠着阿柳讲庾立的事,阿柳便细细碎碎地念起来。穆清透过车壁的帘幔缝,看着他背影,好像儿时每次出游一般,及到此时,她才将一直空悬着的心安安放下,一阵倦意袭上,不觉沉沉睡去。

这一睡也不知睡了多久,待她再次醒来时,已身处一张四周围屏的榻上,日间最后一丝余辉洒在榻前的绢纱幔帐上,屋子顶上有粼粼的波光在闪动,空气中有些清润的水气,细碎的水声漾在耳边,的和着淡淡的桂子香。幔帐外有人在小声说话,虽然声音低微,她还是能清楚地听出是谁的声音,忙起身整了整衣裙发鬓,掀开幔帐,四下打量了一番。屋内陈设精美玲珑,窗外正临着水,轻风携着水的凉意往屋里吹。

“醒了么?”杜如晦带着一脸笑意出现在她面前,执了她的手,让她在案边坐下,“先吃些东西,我让人去备些水来,好让你沐浴梳洗一番。”说着抬手将她散在脸庞边的碎发掖到耳后,柔声道:“没想到小别几日,竟会出那样大的乱子,原是我思虑不周,害你担惊受怕。往后再不会了,去哪都将你牢牢栓在身边。”

穆清当真是饿了,顾不上说话,咬了几口糕饼,又一盏水下肚,才缓过劲来。“那杜淹,他是你叔父,自此你恐是要得罪他了。”

杜如晦笑起来,“不必担心,日后无甚机会再见他了。江都还有些事未完,待处理完了这些,我们便立即向西往东都,唐国公府已来书催过,再拖倒显得我失礼,只盼这里的事能尽早料理了。”

听他这么说,穆清重新咬起糕饼,眉眼间才又透出了有这个年纪本该有的些许孩子气。“你父亲那边,可要如何担待?”杜如晦突又想起她是私逃出来的。“由他自己担着罢。”穆清放下吃食,嘟起嘴,气恼道:“我到家当日便向父亲禀明了原委,可他竟为了能长久地留在杜淹身边做事,不惜背约将我送予他。如今闯下祸事的并非我,却是他自己。该要如何面对杜淹,便由他自己去罢。”

杜如晦伸手拿开沾在她脸颊的糕饼碎屑,“少吃些,我让阿柳进来替你沐浴梳洗,一会儿天黑了,带你去街上走走,去吃些别的。听阿柳说你们出来时将那些衣物尽弃了,我让人去添置了些女子的衣裙素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