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穆清脑中浮现午间长孙娘子说话的模样,小小年纪深沉隐忍至此,摸着她的脾性也决计不是个能一忍到底的人,蓄势待发罢了。且不难看出那位小娘子对李二郎是如何的痴迷,有朝一日得了势头,她岂能容得下英华。再者英华是鹰隼本就该自由纵横天地间,不同于关在深院内廷的雀鸟。“怨我,都怨我。原该早加横手的。”她摇了摇头,牵出一串叹息。

“你也莫管了,祸福相依,她心性强直刚烈,管亦无用,只看她自身造化了。”李世民同英华初次在唐国公府相见,他便已隐约觉着两人日后会有纠缠,后来命杜齐暗中留意了几次,更是确定了此事,出于私心,日后如有个可靠的人安置在李世民身侧,于他是件好事。他便有意纵着未加梗阻,原以为小娘子年幼淘气些,大了性子会变,也能安于室,未料英华越大越收拢不住。如今这算盘算是错拨了,只望小娘子别一时糊涂,做出甚么傻事来便好。

议了一阵,穆清终是不放心,往英华的屋里去照看,倒未有凄风苦雨的场面,她正闷头錾刻着一段漆黑的木块,依稀看着似是经年的坚厚乌木,已油润如墨玉。“怎不去用晚膳?”穆清走到她身后,小心地拢着她漆黑的发丝,轻声问。她不答言,依旧一下一下地琢刻着乌木,黑亮的木段上一匹神采矍铄,抬着前蹄的骏马已具了形,四蹄的位置正是乌木外沿的一圈白边,好似要赫然跃出。

“雕的可是白蹄乌?这样好的乌木,极是少见。”穆清在她身边坐下,光晕下的少女眉目已然悄悄长开,不知何时开始褪去的稚嫩。她少小离家,除了她这个阿姊,身边再无亲人,原指着她时时看护殷殷照拂,她却牵扯于男人们倾轧天下的缠斗中,忽视了身边日夜萌发的幼妹。

“阿姊博才,人皆说乌木通灵,有驱邪避兵之效呢,可是真有这一说?”英华勉强撑起一个僵硬的笑,举起那段两个拇指大小的乌木展示给她看。“开春二郎要随唐国公赴怀远镇粮,这是他头一次随军,总该有些护身的不是。”

穆清狠下心肠,按压下她的手,正视着她说:“是要备护身的吉物,但却不是你,自有长孙娘子替他操办。”英华愣愣地看着她,良久未动,突然蹙起眉头,放声率性地大哭起来。她静静地坐在一边,任由英华肆意宣泄,直到哭声渐弱,伏在她的膝上抽动着肩膀。穆清深叹一声,“你已不是无知稚童了,凡事也该懂得斟酌。”

“送你入唐国公府不难,可绝不会是正室,只能如你阿母那般做个侧室,你可明白?”英华自她膝上抬起头,想了片刻,点了点头,又俯身洒下眼泪。“阿姊且问你,若二郎娶了你做侧室,日后会如何?”穆清捋着她的发丝,柔声说:“你若嫁入唐国公府,便再不能随意抛头露面,只得安于内室,出入行止自有规矩,你可受得住?依二郎的身份,断不会少了妻妾,正妻倨傲,贵妾相争,整日里内宅缠斗,阿谀奉承的日子,你可过得?”英华在她膝上吸着鼻子摇了摇头,她心下一宽,幸而这孩子还未迷了心智。“即便你受得过得,自此你也只是他众多妾室中的一个,与她们并无不同,进而他许会忘了你曾那般的异彩夺目。倘若你只在他身边做他的战将,襄助于他,你必与其他女子不同,他会一世记得你的好。是要做他**中可有可无的一个妾室,还是要与他并肩杀敌同生共死,阿姊都会助你,你自去想明白罢。”

言尽于此,穆清又温言安慰了几句,便起身要回屋。英华一把抓住她的手,“阿姊可否陪我睡一晚?想再听听阿姊唱的木兰辞,像从前在侯府祠堂被祖父罚跪时那样。”

穆清笑允了,阿云忙去正屋禀明阿郎,再往后院厢房去寻来阿柳,帮忙伺候被褥等一应寝具。据阿云回禀,杜如晦知晓后,沉下脸丢出一句“知道了”,便披了夹袍往书斋中去了。穆清暗自想象了他阴沉又无奈的表情,偷偷地觉着好笑。

是夜姊妹俩同榻卧着,叽叽咯咯说了许多体己话,直到后半夜上,穆清低声唱了七八遍木兰辞之后,英华终是打了个哈欠,翻身睡去了。

才得睡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到了卯时,英华每日卯时起身,阿达在二门前的大院子里候着,熬练她的拳脚枪棒剑术。一清早的天还未有光亮,阿达不便往后面来,却让一个做杂事的丫头进来传话,说今日精神若不畅达可不出来习练,就歇个一两日也无妨。英华已从榻上坐起,“好好的歇甚么,我回头就到。”小丫头往前头去回话,阿云忙起身准备。这一阵动静惊醒了穆清,听她这么一句,知她大约已想得通透,也便放下心来,睡眼朦胧地裹起一领宽大的夹帔子,回屋补眠。

隆冬中本就寒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