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大石堆砌的城楼,原规模应是宏伟的,但现已倒塌了小半,怕是荒弃已久。

众人各自下了马,跟着火折子发出的微弱的光亮,鱼贯进了石城楼,康三郎最先入内,在各处摸索了一遍,堆出一个干草堆,将火折子吹燃,投入干草堆内,瞬间整个城楼都亮了起来,大家自寻了舒适的地方坐了,取出装着阿日里的皮囊和干硬的胡饼,就着火堆烤热了,随意对付着填塞了些吃食。穆清坐在火堆旁,连饮了数口乳酒,渐缓过冻得险些失去知觉的手脚。

“七娘博学,可知此时所在的,是何处?”康三郎多饮了几口阿日里便开了话兴。穆清站起身,移步到城楼的垛口,借着火堆的光,隐约看见城楼下残破蜿蜒的石墙,虽是破败,竟也延伸出好远去,看着像是御敌的工事。

“莫非,这下面的竟是汉长城?”她疑惑地问康三郎,不待他作答,她登时睁大了眼,上下左右地打量起这石楼来,“这便是,便是鸡鹿塞了么?昔年呼韩邪单于迎娶汉女,并携手同归大漠之地?”康三郎笑着点点头,“正是此处。据说单于与那宁胡阏氏曾长居此地。”穆清心潮涌动,以往在余杭她足不出户,只在史书上看过昭君出塞和亲之事,几番浮想却难想见大漠是何模样,今日竟得了缘,亲临了故地,如何能教她不激越。

“明日尽早出发,若一路顺遂,估摸着天黑前便能到武威郡。后日贺遂兄弟就该见着李将军了。”康三郎一语惊醒了犹在怀古的穆清,这趟艰难跋涉的终点就在眼面前了,终点之后等着她的,便是命悬一线的一搏。她退回原处倚着石墙在干草堆上坐下,摒退脑中一切杂念,将预谋好的几条线索在脑中细细密密地过着。阿柳熟知她深思的神情,轻手轻脚地在她身后多塞了些干草,不教她的后背受寒气侵袭,又替她盖上翻毛斗篷,默不作声地靠着她坐着。L

☆、第六十一章 与虎谋皮(一)

与虎谋皮(一)

夜间寒气逼人,四个护卫轮番守着,一来怕夜间有匪盗之流,二来不敢让火堆灭了。当一缕光自垛口直射入石楼内时,火堆也冒出了最后一丝青烟。穆清只觉浑身发寒,一个激灵便醒了,偏头就见贺遂兆目光灼灼,正注视着她,也不知他何时醒的,这样看了多久。她掀开身上厚重的斗篷,想要站起身,却发现除了自己的那一袭翻毛斗篷,另有一袭青色的大斗篷覆盖在身上,不用问她也知道,那是贺遂兆的斗篷。

穆清抱起那袭斗篷,缓步走到他跟前,递还予他。“你,实不必如此。”见其余的人皆睡着未醒,她轻声说到。

贺遂兆取过斗篷,自顾自地低头微微叹息,没头没脑地说:“是我无福分,每次遇着你皆错了时候。”

她本要转身走开去,却不由自主地在他面前驻足顿住。“与时机并无干系,只与那人有关。七娘心胸并不宽广,既已容了一人,便再腾挪不出空余容纳其他。”

他仰起头苦笑,“不敢奢求能在七娘心中据一席之地,只愿心怀够大,能将七娘的心及心中所有,一并包容了便好。”

穆清不作应答,垂着眼眸转身离去,往城楼外的石垛口踱去,想去看一看昨晚无缘一睹全貌的汉长城。她并不将贺遂兆的话尽放心上,只当他一时执念,或许过几年,待他婚娶了,今日之语也便抛诸脑后了。汉长城已然颓败,只剩了残垣断壁,碎石成堆。她看着看着忽然心生起了畏惧,不由自主地害怕那苍凉孤寂,生怕终有一日自己也会如眼前的汉长城一般寂寥地留了遗骨在这世上,她开始不可抑制地想念与杜如晦相守的日子,想要立时回到他身边,即便百年后成了一堆骸骨,能蜷缩在他身边。也是能令她安心长眠的。

城楼内有了响动。各人皆起身收拾,接后又是一日的疾行,她用力吸吸鼻子。吸进大片清冷的空气,利落地打断方才的情思。康三郎早一步先下了城楼,在下面大声催促,“大伙儿都紧着些罢。眼见着就要到了。”

穆清下了石楼,却寻不见她那匹枣红马。想起昨晚沙暴过后便再没见着了,“那马走迷了道,寻不回了。七娘便仍与我同骑罢。”贺遂兆若无其事地眯眼笑道,仿佛方才的那番表白并未发生过。她沉吟了一息。倒是爽快应允了。“那便有劳了。”

这日一路顺遂,正午时分便由荒漠重回了官道,此地更是干燥。穆清的嘴唇干裂了两三道口子,舌头轻舔过。便有一丝丝微甜的血腥气蹿入口中。马蹄踏过,官道上褐黄的沙土扬起,口中又有了细碎沙粒滚动的感觉。她忙将纱帕抖开,甩去沙暴时沾上的沙尘,在颈上围绕好,掩住口鼻,怎奈衣袍和头发上还是落满了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