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第1/2页)

好书推荐: 从今天开始当纸片人

那是当然,市场价格超过了黄金,跟铂相当。

只是,铼的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衡量,因为铼是已知最优秀的高温金属,是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原料。

说得更贴切点,铼是战略金属。

在共和国本土,铼的已探明储量还不到200吨!

五年前,在“深渊”号开建的那一天,张质斌才知道这个隐藏了近二十年的秘密,随后就空降到了“华冶集团”。

又过了三年多,在“深渊”号即将建成的时候,李春奎到来。

去年年底。“深渊”号完工交付。

今年年初,“深渊”号来到这片海域,开采工作正式开始。

为了保密,对外宣称开采的是富钴锰结核。

因为钴也是稀有金属,同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应用范围,所以这个理由很充分,不会受到怀疑。

同样为了保密,富钴锰结核与富铼磷矿的开采比例一直控制在六比四左右。

此外,开采与装载都做了精心安排。

在“深渊”号上,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不超过五个。

即便是在此工作了半年的人员,也认为那些泥浆是用来压载的,好让“深渊”号保持必要的吃水深度。等矿石运输船到达,开始采吸锰结核,那些压载泥浆就会通过船底阀门排放出去。

为什么要保密?

要是知道这里有一座储量高达5万吨的铼矿,美国会立即派航母舰队过来,将这片海域占为己有。

花了两个小时,带李春奎在船上转了一圈后,张质斌才去了主管居住的单人舱。

“啤酒在冰箱里面,你自便。”

“东西都收拾好了?”

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床单被套换了新的,门边有一只行李包,里面装的是张质斌的个人物品。

今后半年,这里就是李春奎的住处。

“上个月,丫头打电话告诉我,她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保送资格,问我还要不要报考中科院的研究生。”

“你家那黄毛丫头大学毕业了?”李春奎很惊讶,在他的记忆中,张质斌的女儿是一个跟熊孩子有得一拼的捣蛋丫头。第一次去张治病家里做客,那丫头就在李春奎坐的椅子上抹了502胶水,说是想知道万能胶能不能把木头与棉布粘在一起,害得李春奎在一帮女同事面前大出洋相。

“是啊,岁月不饶人,时光催人老啊!”

“老张,你可是老当益壮,说不定啥时候就焕发第二春了。”

“怎么说,我快熬出头了,过几年就能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你还有几十年。”说这话的时候,张质斌把从保险柜里取出来的文件夹丢到了李春奎面前。“这是开采记录,你仔细看一遍,没问题就签收。”

“哪会有问题。”

“工作的事情,认真一点。”

李春奎没多说,认真翻看起来。

别看张质斌平时随便惯了,对待工作却非常认真,从不马虎,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情报战线工作几十年。

这时,张质斌才走到窗边,掏出那包香烟,悠然自得的点上了一根。

局长抽的烟那就是不一样,口感极为纯正,比起来,商店里贩卖的那些香烟,哪怕几百元一包的都是垃圾。

不知不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

李春奎合上文件夹的时候,张质斌把收据与签字笔递了过去。

“差不多快到饭点了,今天的晚餐肯定很丰盛。说不定,我们在餐厅就能遇到赵申生与王海。”

“‘盘古’小队那个王海?”

“除了他,还能是谁?”走到门口,等李春奎跟过来,张质斌把钥匙递了过去,然后提起旅行包。

“他不是被通告开除了吗?”

“你在局里也有十年了吧,相信公开发布的通告?”

张质斌这么一说,李春奎才明白过来,通告开除是假,让王海名正言顺的来“深渊”号上工作是真。

很普通,也很常见的掩护手段。

餐厅在住舱下面,占据了半层甲板,能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

两人刚走出舱室,地板就猛烈震动起来。

像是发生了地震。

海上怎么会发生地震?

紧接着,传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嘎吱”声。

那是船体受到挤压拉扯发出的声响。

怎么回事!?

剧烈的震动持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