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厂长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赵东升笑眯眯地回答,不适时宜地表达了投靠的意味。

张海山笑了起来,看来自己大半个月前做出的帮助赵东升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这个赵东升果然是个人才,不仅所设计的机床令专家是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赵东升

第二天上午,赵东升办理了出院手续,下午去了一趟jǐng察局,jǐng方将他和杜辉的冲突作为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进行了处理,双方各自罚款五十元了事。

“小子,这事儿咱们没玩。”赵东升在jǐng察局见到了杜辉,望向他的眼神充满了仇恨,离开jǐng察局时,趁着与赵东升在走廊里错身而过的机会,他恶狠狠地小声向赵东升说了一句,眼神中充满了仇恨。

“随时奉陪。”赵东升微微一笑,争锋相对地说道,他原本就没有将杜辉放在眼里,现在有张海山罩着,更是没有丝毫的压力。

出院的当天晚上,午夜时分,趁着夜深人静,赵东升悄悄溜进了厂区,捅开了流水线所在车间大门的门锁,在里面待了二十多分钟才出来,然后重新锁上大门,消失在了茫茫的夜幕中。

很显然,赵东升绝对不会吃饱了撑得跑来流水线车间溜达,他在那条流水线上做了些手脚,这会使得流水线的问题提前暴露。

“早呀!”第二天去食堂吃早饭的时候,秦雨凝和汪媛媛端着饭盒坐在了赵东升和王建军的面前,笑盈盈地向两人打着招呼。

“你进我们厂了?”望着秦雨凝身上黄州机械厂的工服,赵东升露出了意外的神sè。

“嗯。”秦雨凝冲着赵东升嫣然一笑,脸颊闪过一丝绯红,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由于赵东升跟杜辉的冲突,张海山误会了他与秦雨凝之间是男女朋友的关系,想到秦雨凝还没有工作,于是就卖了他一个人情,将秦雨凝安排进了厂里的后勤部门上班。

张海山是第一次往厂子里安插人,又是后勤这种无关紧要的地方,白克明和武魁自然不会反对,顺水推舟就送出了这个人情,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加塞进黄州机械厂,按理说张海山手中也有这种加塞的名额,只不过他从来没有用过罢了。

于是,秦雨凝摇身一变成为了黄州机械厂的职工,令街坊邻居们是既羡慕又嫉妒,纷纷感慨秦家找了一个好姑爷。

得知了秦雨凝进入黄州机械厂的来龙去脉后,赵东升是哭笑不得,这样一来的话他和秦雨凝之间的关系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既然事已至此,赵东升也不好说些什么,他总不能浪费了张海山的一番好意,再说秦雨凝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份工作,来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

如此一来的话他与秦雨凝之间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不过赵东升此时的心思都在那条流水线上,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考虑感情上面的事情。

第十章 匿名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黄州机械厂各个车间都在想办法在机器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这样产品才能有销路。

因此,技术科的人成为了香饽饽,成为了各个车间主任的座上宾,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物,小rì子过得异常滋润。

虽然赵东升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有着初级工程师的职称,比技术科那些大多数只上过技校的技术员有着独到的先天优势,按理说他也应该忙碌起来才对。

可俗话说的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赵东升虽然科班出身,受过系统的教育,但在厂里的人们看来他在学校学的那些只是花架子,没有丝毫的实际工作的经验,因此没有哪个车间的人来找他去帮忙,因此他成了技术科最清闲的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

一个星期后的上午,正当赵东升无聊地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的时候,一个他期待已久的消息传了过来:那条从德国进口的流水线忽然停止了工作。

说来也巧,安曼两天前就离开了宾馆,不知道去了哪里,因此流水线车间的车间主任在冯天恩无法排除故障后,只好来厂里的办公楼找总工方诚想办法。

那条流水线现在正在生产一批紧俏的元件,工期非常紧,一旦停产的话损失重大,流水线车间里的人已经急得团团转。

方诚虽然不待见那条流水线,但毕竟他是厂里的总工,于是急匆匆地跟着车间主任赶去查看,赵东升也尾随着技术科的人过去看热闹。

方诚等人在流水线车间忙活了一下午也没能找出是哪里出了问题,赵东升立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