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第二天上午,杨毅到了办公室后,意外地从贾全那里得知前两天上班时间准时到厂门口守着的赵东升竟然没来。

开始时,杨毅还以为赵东升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

直到上午九点半,杨毅在会议室里主持召开江南造船厂中层干部会议,布置厂里下一阶段任务的时候,厂门口还是没有赵东升的踪影,就连以前经常来厂门口sāo扰的华威集团的人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时才确认赵东升放弃了在厂门口蹲守。

猛然间少了华威集团的人,杨毅还真的有些不习惯,这两个多月来他已经习惯听贾全汇报华威集团员工的动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东升是要向黄州市求助了,杨毅倚在椅背上,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事情正按照他的计划在一步步地顺利推进着,接下来黄州市市zhèng fǔ肯定要联系他,不过他并不准备搭理黄州市市zhèng fǔ,逼着河东省省zhèng fǔ与船舶工业总公司交涉,这样一来京城里的那位领导就能顺理成章地介入,“化解”河东省省zhèng fǔ和船舶工业总公司之间的矛盾。

上午十点,正当杨毅在会议室一名厂办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份传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悄悄递给了坐在主席台下面的贾全。

贾全瞅了一眼传真,顿时大惊失sè,他看了看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的杨毅,不动声sè地将传真压了下来,很显然这个时候不方便让杨毅看传真的内容。

会议一直开到上午十一点半,散会后,杨毅与几名厂领导谈笑风生地往会场外走,准备去饭店吃饭,他的心情看起来非常好,颇为chūn风得意。

船舶工业总公司在赵东升来海都市的前一天已经批准了杨毅的新型货船的建造计划,并且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给江南造船厂拨款三亿,这可是杨毅入主江南造船厂后所推出的第一个大手笔规划。

就在昨天,船舶工业总公司已经将第一笔五千万的款项打进了江南造船厂的账户,这将成为杨毅造船计划的启动资金。

说起来,船舶工业总公司之所以会同意杨毅的这个建造计划,主要是因为那37名俄罗斯船舶业专家对这个建造计划提供技术保障,否则的话总公司是不会批准的,因为杨毅的建造的新型货船将采用俄罗斯的先进技术,总公司对此很是期待,希望能凭借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新型货船打入国际船业市场。

“厂长,我有事情要向您汇报。”杨毅和众人走到会议室门口的时候,贾全挤了过来,沉声向他说道,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杨毅觉得贾全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自己,于是与别的厂领导打了一声招呼,让他们先走,然后领着贾全进入了一间小休息室。

第二百二十四章 “礼尚往来”

小休息室里原本有两名女职员在谈笑,见杨毅进来,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厂长好”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什么事?”杨毅也没有坐,等那两个女职员走了,转过身问跟在后面的贾全。

“厂长,这是总公司发来的传真。”贾全连忙将手里的传真递了过去,“华威集团将咱们给告了。”

“什么?”杨毅闻言顿时倍感意外,连忙伸手接过了传真,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竟然越过了黄州市和河东省,直接将状告到了船舶工业总公司,要知道华威集团正处级单位,而船舶工业总公司可是正部级单位,双方级别相差悬殊。

“cāo!”等杨毅看了传真上的内容后,脸sè不由得变得十分难看,禁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这份传真虽然是船舶工业总公司发来的,不过内容却是华威集团发给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东西,然后船舶工业总公司将它转发给了江南造船厂,船舶工业总公司在最后面加了八个字的批注“妥善处理,尽快解决”。

在这份传真里,华威集团表示,有37名集团签约的俄罗斯船业专家在京城机场失踪,有人举报那些专家在江南造船厂,华威集团曾经多次与江南造船厂接触,希望江南造船厂能协助华威集团来弄清楚举报的真伪。

可惜的是,江南造船厂完全无视华威集团,华威集团的总经理和书记相继吃了闭门羹,尤其是华威阿集团的总经理赵东升,整整被江南造船厂晾在了厂门口三天,期间没有任何人出来过问。

因此,鉴于江南造船厂的这种消极为了确保那37名专家的安全,华威集团决定给江南造船厂三天的时间让他们查清此事,否则的话华威集团将向京城的jǐng察部和俄罗斯在京城的大使馆报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