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许总过奖了,在商言商,这只不过是一种商业手段罢了。”赵东升笑着向许军摆了摆手,然后说道,“希望矿总和地矿部能大力支持我们集团。”

“你要收购国内的稀土和锂矿,这个忙我们矿总就能帮你,可是这稀土和锂矿的开采权,可就有些麻烦了,如果你们想专卖的话,首先要经过部里的同意,然后还要报到国务院进行审批。”许军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提醒赵东升这件事情有些棘手,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

“只要能有全国现有的稀土和锂矿拿到手,那么事情就好办了”赵东升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了,微微一笑后向许军说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要专卖权,只要地矿部能把稀土和锂矿的勘探权和开采权收归部里,不再审批地方上的勘探权和开采权,那么无形之中就已经等同于专卖了。”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这样一来的话地方上就没有了开采权,市场就会被你们集团垄断,这两种矿石主要是出口的,国内几乎没有市场,没有你们集团的同意,地方上的人即使偷采的话也卖不出去,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拿到出口的批文,所谓的出口也就无从谈起了,走私将变得非常困难。”

许军一听就明白了赵东升的意思,双目先是闪过一丝惊讶的神sè,随后就笑了起来,怪不得赵东升要收购全国的稀土和锂矿,原来竟是在打这种主意。

作为矿业的主管部门,当赵东升收购了地方上现有的稀土和锂矿后,那么地矿部可以找理由把各省地矿厅稀土和锂矿石的勘探权和采矿权收到部里,这是地矿部的权力,各省地矿厅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而且也没有理由阻止地矿部的这次权力调整。

再者说,稀土的储量比铁矿石和煤这种传统矿石少得多,全球已经探明的稀土有1。5亿吨,而铁矿石和煤每年出口就达上亿吨,而稀土出口不过1万多吨而已。

由于各地的稀土企业规模有限,且分散经营,再加上恶xìng竞争、互相压价,导致稀土出口每吨的价格不足1万美元,也就是国内稀土企业1年所创造的外汇在1亿美元左右,至于锂矿则是零。

因此稀土和锂矿对地方zhèng fǔ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并没有触及地方zhèng fǔ的基本利益,所以地方zhèng fǔ也不会阻挠地矿部的这项调整政策。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地方zhèng fǔ在这种“小事”上给地矿部制造麻烦,那么到时候只要地矿部在他们上报的批文上卡一下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东升之所以瞄准了稀土和锂矿,是因为这两个矿石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所谓的稀土,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15个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有关的2个元素的总称,是军事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战略意义重要,有“工业味jīng”之誉。

而锂,在发现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受到冷落,仅仅在玻璃、陶瓷和润滑剂等部门,使用了为数不多的锂的化合物。

直到九十年代锂离子电池出现,锂的价值才逐渐展现了出来,广泛应用于rì渐丰富的数码产品,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在九零年的时候,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80%,如果能整合国内稀土企业的资源,那么稀土的国际定价权就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中国的锂矿占世界储量的25%左右,一旦赵东升掌握了国内锂矿的主导权,那么将成为世界锂矿价格的制定者。

在赵东升看来,越早解决稀土和锂矿的问题对华威集团越有利,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稀土和锂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各地的开采的规模也会越大,届时将牵涉更为复杂的利益,要想整合资源可就难了。

“许总,我希望我们华威集团能与你们矿总展开长期的合作。”

赵东升很清楚,要想把稀土和锂矿拿到手,必须要把地矿部牢牢地拉住,使得双方结成利益同盟,在他看来只有利益才是最牢固的关系,因此与许军谈到最后的时候,笑着说道:

“你看这样怎么样,你们矿总就以稀土和锂矿入股天宇集团,占三成的股份,以后天宇集团的生意,你们矿总都可以拿三成的收益。”

“三成!”许军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赵东升竟然拿出三成的利润给矿总,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赵东升的赚钱能力这将非常可观,意味着矿总在未来将白白多出一条赚取外汇的途径。

既然有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