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真是不可思议!这里住着多少人?”埃里克松看到小道两边一片片的民房,惊奇的叫道。

“这里住的全是电机厂的职工和家属,电机厂就有将近3万多名职工,这片家属区住着多少人很难算出来!”由林香指着路,林强生一边说着一边把车停在了路口,几人下了车。

“这里真是,太令人惊讶了!就像是二十年代的美国工人,那时候的欧美蓝领阶层也是挤在这样肮脏不堪的贫民区!”埃里克松仔细的看着围观的老百姓和周围的民宅,对这片居民区品头论足道。

林强生倒是不以为意,要知道如今是七八十年代,是国人居住环境最差的年代,当然不能跟国外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蓝领工人们比较。

“刘建林师傅是住这里吗?”林强生向一位离着很近的看热闹的青年人问道。

小青年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他愣愣的点了点头,向胡同里一指说道:“门口有青石的那家就是!”

林强生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了块泡泡糖递给了小青年,笑道:“谢谢你了!能不能帮我看下车,别让人划了!”

小青年看了看泡泡糖上的英文包装,笑着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保证不会让人动你的车!”

林强生点了点头,回头招呼了一下林香几个人向着胡同里走去。

刘建林将近60岁的年纪,由于身体多病的缘故,早早的选择了从电机厂退休,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让给了他的二儿子接班。这样也就能让刚回城的老二有个工作,还能娶上媳妇尽快成家,也算解决了老刘的一块心病。像这样退下来的工人师傅还有很多,大多是因为孩子的工作问题而选择早退。

刘建林拥有高级铣工技术能力,但是由于那十年耽误了很多人的前程,他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但即使这样,如果电机厂有比较重的铣削加工任务的时候,老刘仍然会被车间主任找去应付难关。

林强生和众人带着礼物拜访刘建林的家,此时八点刚过,大儿子大儿媳还有二儿子已经上班去了。只有两位老人在家,东屋是大儿子一家三口住着,老刘两口和二儿子挤在西屋。

“哎?这是林香姑娘,快请进来坐!老伴快出来,林香姑娘来了!”刘建林的老伴看见林香,赶紧招呼着说道。她非常喜欢这个乐观开朗的大姑娘,还想着给自己的二儿子介绍介绍。

前阵子林香来家里找老刘去红旗五金厂帮忙,但由于太远的缘故,不得不拒绝了姑娘,她就觉得很过意不去。

“孙阿姨,这是我弟弟,林强生!今天我们是来看看您二老!”林香笑着说道。

刘建林这时也走了出来,看见林香,笑道:“小林姑娘,这回你肯定还是找我帮忙吧?快进来说说!”

林香笑道:“刘师傅,这是我弟弟林强生,这是陈燕军,埃里克!都是我们公司的。”

几人走进院子,老两口有些吃惊,没想到还有一个外国人!

两人把他们迎进了屋,孙阿姨一边招呼着几人给他们倒水沏茶,一边好奇的打量埃里克松这个老外。

刘建林年轻时倒是见过苏联专家,因此也没对埃里克松表现出过分的好奇,只是看了看,然后对林香惊讶的说道:“小林姑娘,你都把外国人找来了,这是要请我去你的那家小五金厂吗?”

林香笑道:“五金厂当然不需要外国人,这回是我弟弟的公司需要刘师傅帮忙,您可一定要帮帮我们啊!”

林强生笑着向刘建林说道:“刘师傅,您知道在江边的那家外资企业吗?现在这家企业主要为咱们滨城的汽车集团生产重要零部件,可是车间里急需高级技工,请您一定过去帮忙啊!”

看着刘建林,林强生继续说道:“您放心,我们会给予您这样拥有丰富经验的技工师傅非常好的工资待遇!您将按照工作时间领取工钱,干一小时的活我们付给您一元钱,如果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公司也将给予您丰厚的奖励!刘师傅,您一定要考虑一下!”

刘建林惊讶的问道:“那地方我知道,真能给这么多工资?外国人这么大方?”

他在电机厂工作一个月才将近70元的工资,就已经觉得不错了,没想到外国人给这么高的工资。刘建林转头和老伴对视了一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差了。

“刘师傅,我们的高级技工将按时薪支付工资,也就是您如果工作12小时,就会有12元钱,午休时间带薪休息!这样您工作一个月,就将拿到360元的工资!”陈燕军在旁边补充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