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 (第1/4页)

张维开着车载着马承麟和牛新棠,林强生和杨万立坐着一辆出租车跟在后面。

杨万立对林强生说道:“强生,F14用的是F110发动机,马承麟和老牛这么高兴干什么?”

林强生看了一眼司机,是一个黑人不像是间谍,于是说道:“国内一定还有什么别的飞机项目要和美国人合作,这件事我们不参与,管好F14的项目就行了,不过F404发动机的确是好东西!”

杨万立也叹了口气,说道:“美国真是强大啊!通用电气可以一下子拿出好几款主力发动机,而国内想要研制出一款比较行的航发都要费老劲了!”

林强生沉重的说道:“差距,必须重视!到底因为什么我们落后,这个必须搞明白!是人的问题还是体系的问题,哪方面有问题我们就改进!”

杨万立琢磨着说道:“这几十年我也在想,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我有点想明白了!”

“你说?”林强生转头向他问道。

杨万立说道:“人和技术都是可以后天培养起来的,我们这几十年发展成这样,还是落后西方很多,我看关键还是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缺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不是五年十年,而是一个20年30年的超长期纲要,这个纲要中我们要不断的大量的投入资金,不是像中央那样投入一次就完了,像斯贝,没人关心队伍就解散了!培养人才研究技术要长期性持续性的大投入,要几十年的搞!”

他看着林强生说道:“还有,就像你做的那样,千方百计的想办法!”

林强生摆了下手,打住了杨万立的话向他使了个眼色说道:“这个纲要你研究一下,到时候让我看看,既然你觉得需要大投入长时间的搞,那我就给你钱,给你时间!”

第五百一十九章F404涡扇发动机

车子开了四个多小时,由295号高速公路转入贯通美国南北的95号高速公路,穿过康涅狄格州到麻州。开了半天,一路上看去路旁没有任何庄稼,都是树林和草地。

“怪怪,美国人不种粮食还是土地太多了?”杨万立疑惑的问道。

林强生也羡慕的说道:“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土地,你看美国人的皮肤都是白里透红,气候环境太好就这样!这就是荒地,美国人少也不像中国有点地就想法种上东西,这里大把的土地没人种!”

杨万立笑道:“那好啊,我们可以组织些中国人来美国种地,岂不是发了!”

林强生哈哈笑道:“你也不要以为美国人就单纯的撂荒,其实美国农业是讲究轮作的,土地不能反复的耕种要种几年休息几年,还有一些土地是要保持原样或者也因为成本过高而没人种!”

他想了想,说道:“不过你说的这个方法还真行,国内的农民还是太多了,应该到国外来种地,既解决了温饱问题又能赚取外汇,一举多得啊!”

杨万立说道:“是啊,咱国家有十多亿人口,其中九亿是农民,什么土地能养活这么老些人!我看人家这撂荒政策好啊,节约地力!”

老杨也是下过乡种过地的人,知道土地不能长年的种,看着国外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再想想国内,他的心里满不是滋味。

林强生也想着,是否加大输出劳工的力度,就80年代开始国内断断续续的向国外输出了一些工人,但组织力度和出国人数都不大,都是一些国营企业和沿海民间自发的行为。

一路穿过了康涅狄格州到达了麻萨诸塞州,通用电气公司航空发动机集团所属的林恩分部在麻州的林恩市,这里离美国东部的名城波士顿不远。

张维在林恩的航空发动机集团任海外业务部副总裁,负责亚洲事务,推销F404正是他的工作之一。

他先带着林强生四人到了其岳父开的一家大型中餐馆,名叫中国皇家饭店。

这是一家可以容纳一千人同时就餐的大饭店,气魄甚大,装饰得古色古香,而且有很多单独的厅,很雅致。很难想象,在美国的80年代还有这样的中国式饭店,而且这样的财力也极不普通,把马承麟等人都镇住了。

到了饭店后,张维带着林强生四人去见了一下他70多岁的老岳父,然后在事先已准备好的一个单厅里吃了顿丰盛的与一般美国中餐馆大不相同的中国饭。

饭后,张维开车带着林强生等人去了他的家里,这是一栋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典型的美式住房,张夫人在家,很热情地接待了林强生四人。

宾主落座稍聊了一会,张维拿出了一张足有二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