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 (第1/4页)

道82的技术吸收有多大把握,这个工程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林强生肯定的说道:“我们规划这个工程分5年完成,吸收麦道82的技术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只是个时间问题。”他先给了书记一颗定心丸,让他心里有个底。

何润青十分关注大飞机项目,运10项目的下马他就非常遗憾,听到林强生这么说心里当然高兴。

接着,林强生继续说道:“麦道公司中国项目总经理张镇中,把这款飞机的百万份技术资料都拿到了国内,这是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这次机会。如果没有人研究那就太可惜了,现在这个工作由我们东星来做,我已向航空工业部保证将投入1亿美金运作这个项目!

当然我是希望越快越好,但我也有这个耐心,5年的时间摸清楚麦道82,应该是没有问题,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一定能够生产出自主的民用大飞机!”

何润青笑道:“好啊,你有这个耐心、信心就很是难得了。你说得对,中国是不缺人才的,我们能够制造出运10,那么麦道82也应该是可以造出来的,只是你们一定要向国外先进技术看齐,不要走运10的老路!”

林强生重重的点头说道:“麦道公司把自己的技术标准都带来了,而且张镇中先生还聘请了美国适航标准起草人来华工作,这个机会我们会好好把握,充分向人家请教学习,把人家的先进模式借鉴过来!”

何润青连连点头,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小林啊,你有没有考虑过在上。海建立一家航空类相关公司,你们现在已经把曾经参与过运10项目的大部分企业联合了起来,你有没有想法,把这些企业真正的聚合到一起,形成一家有实力的企业?”

林强生惊讶的问道:“我能够收购这些企业吗?”

何书记摇头道:“我是说把这些企业里与航空相关的资产拿出来,与东星集团组成一家合资公司。”

林强生说道:“可是像上飞研究所、航发厂、航空机械厂,这些单位都是属于上飞所有,不可能加入我的公司吧?”

何润青点了点头:“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些企业可以把部分资产拿出来,与你们组成一家合资公司。中央有把民机拿出来和外资搞的想法,充分利用外资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样既能引进技术又能带动企业的发展,我觉得是可行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他也清楚这些企业的情况,那是非常困难,比如航发厂就需要依靠生产钢制浴缸和英文打字机来养活工人。

很多国有航空企业都在进行艰难的转型,向民品发展,但是赚钱的没有几个。国有企业人员众多技术落后,面对每天庞大的支出,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尤其是运10项目的下马更是雪上加霜,像航空机械厂这样的企业就更加艰难。

明白何书记这是在甩包袱,但是林强生也不能不接受,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这些在国有企业当中技术还算先进的厂子统合起来,中国的航空市场越来越大,他是不怕找不到饭碗的。

于是林强生点头答应了何书记,说道:“好吧,假如我在上。海成立一家航空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和上飞疏通一下,让我们进入民航维修市场,您看怎么样?”

何润青点了点头,笑道:“这个你们可以找市航办、上飞协商,政府可以帮你们从中说项!”

“好,就这么定了!”林强生斩钉截铁的说道。

他猜测何书记早就看出来,东星集团对上。海的运10项目以及航空制造能力感兴趣,所以就坡下驴让自己上勾。

与这些企业组成合资公司,也就是接手了一批庞大的产业工人,尤其是在80年代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性亏损的情况下,这可是减轻了市里的很大负担。

不过林强生想的却是,把这些航空类相关的产业工人笼络起来,宁可现阶段白白的养着也不能流失掉,人才队伍好不容易建立了起来,就这么丢掉太可惜了!

上。海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就在种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成立了,86年4月15号公司正式在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东星集团,占有50%的股份,其他的股东有上飞航发厂、航空机械厂等数十家企业,还有市计委、发改委等单位。

东星集团在上。海的业务愈来愈大,愈来愈多,现有业务杂乱无章,林强生就想着把这边的工作整合起来。

他找来了自己的岳父路其道,还有东星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吴斌,副总经理及其他主要人员,共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