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了下来。

龚昌平并没有因为张书记暂时没有调整他而有所懈怠,反而他认为张书记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对他就此置之不理了,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在他头上悬着呢,握着这把剑的人随时都有可能把剑锋向下砍过来。

他不能不万分小心,龚昌平再狂妄,还没有愚蠢到主动和张文华书记作对的程度,他不是看不出文华书记派李逸风前来开发区任职的目的,但苦于没有过硬的靠山,他不敢过分为难李逸风。

就在这时,马德胜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在龚昌平眼中,马德胜犹如一根救命稻草,他自己就是落水的草鸡,如果这根稻草抓不住的话,结果是什么不猜可知。

关键问题是,在和马德胜交谈中,龚昌平敏锐的品味出一些别样的味道,马德胜胃口不小,语气中流露出了想全盘接手吴胜利人马的意思,这就不能不让龚昌平心动了,如果他能作为马德胜和吴胜利旧有人马联系上的牵线者,那么,对于马德胜来说,自己就是首功一件,他必然会对自己刮目相看。对于自己来说,好处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了新靠山,更有了和李逸风相抗衡的资本。

有了这个想法龚昌平的眼界就大过来天了,天上掉下来一块云彩,他也不认为一定能砸到他的头,他反倒以为这块云彩会给李逸风带来灾祸,事实证明,他是错误的,天上固然掉云彩,但砸到的必然是他,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朱锦文是个沉着的人,相对于孙涛而言,他不会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感触放在脸上,有一个词儿来形容朱锦文,宠辱不惊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孙涛和龚昌平的一问一答全都被朱锦文听进了耳朵里,说实话,朱锦文是看不上孙涛的,看不上他的原因不在于孙涛为人张狂,而是因为他没有大局意识,看不透风云变化,他认为,孙涛此人总算失败,也是因为他这张破嘴早晚惹祸,心里有什么话藏不住不说,不说出来心里就不痛快似地。

要知道官场上话多了容易生事!朱锦文之所以跟孙涛联合起来,也是逼不得已,同样作为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鹏和金雨辰(进去那两个)的前车之鉴近在眼前,如果开发区内部再不团结起来,被李逸风攻破堡垒,那是早晚的事儿。同时,朱锦文也清楚,他和孙涛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之中任何一个人进去了,势必会牵扯到另外一个人。

不过,朱锦文心思缜密,对孙涛沉不住气的一番话嗤之以鼻,他也看出了龚昌平对孙超心存不满,于是打圆场道:“书记,老孙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依我看,还得在内部分工上对李逸风进行制衡,否则,以他表现出来的强势,未必不会对咱们形成威胁。”

龚昌平诧异的看了一眼朱锦文,在他心目中,朱锦文一般不会表露心迹,但是,朱锦文每说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龚昌平从来不认为朱锦文是他的左膀右臂,他没那个福气,以朱锦文的性格,也不会因为谁是一把手而对谁另眼相看,这人很有一股子恃才傲物的个性,但是,今天朱锦文的一番话却给龚昌平提了个醒。

别人的话龚昌平或许可以不听,但朱锦文的话,龚昌平却要好好思忖一番,他看待问题的方向和自己完全处在两个方面,或者说,人家是旁观者清,朱锦文既然说出了要提防李逸风的话,那绝对是有道理的。

至于是什么道理,龚昌平有一把手的尊严不屑于问,他淡淡说道:“哦?依朱主任的意思,咱们要怎么对待李书记?”这句话说的很巧妙,他并没有说“我要怎么对待李书记”,而是把事情扩大到“咱们”这个方面,那意思是,我们目前是一条绳上的俩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朱锦文岂能听不出龚昌平话中之意,但他不以为意,对龚昌平人质上的了解使他清楚的知道,即便是自己计较这些,也无济于事,你根本撼动不了他的地位。

朱锦文貌似憨厚的一笑,说道:“马书记不是说了么,要注意和新同志的团结,同时也要关注年轻同志的成长。”说道这里,朱锦文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神秘莫测,他看了眼龚昌平,见龚书记一脸狐疑的表情,随即解释道:“书记,虽然说他是县里安排下来任职的干部,具体分工也早就确定了,不过,对您来说,这算什么?上面有马书记的支持,下面有同志们的鼎力相助,想要架空他,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罢了。况且,这开发区上上下下的企业,哪一个不是您亲手引进过来的?您还怕企业的经理老总们不听您的招呼不成?”

龚昌平哈哈大笑,指着朱锦文说道:“锦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