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 (第1/4页)

,拉扯出来的力量也是不小,可薛老三又不用在萧山县扎根儿,来去自由,用不着存这万年的情分,更不怕人戳着脊梁骨骂,得罪人的事儿,爷们儿干就干了。

二来,薛老三在萧山县下层干部、老百姓中的口碑极好,再说此令也是明显的利民之举,即便是有心怀叵测、胆大妄为之辈想**群众,也未必有人愿有人跟风啊。

一来二去,镇压了无数反对意见,撤了七八个执行不力的乡镇主要领导后,这件事儿,硬是让薛老三顶着千难万难给办了下来。

扫平了这件最闹心的大事后,薛向的工作重心就从县委又回到了这石牌乡莘庄村,因为眼下已是十月末梢,晚秋将冬之际,大棚蔬菜的种植已经迫在眉睫,毕竟这一村的土地都空了出来,没有播撒麦种。

原本万事俱备,可偏偏靠山屯那边有出了故障,薛向这才下到莘庄地头儿,主要是起个安定人心的作用。

第二百四十一章故人来

原本薛向是得了老药子赠的大棚蔬菜种植的独家技术,可这大棚种植的技术可不是跟打麻将一样,讲清了规则,只要脑子没毛病的,将就着就能对方。人家这大棚种植,说细了,那也是门技术活,不是专业人士,可捣鼓不明白。

本来嘛,薛向得了这技术时,便存了去请老药子的心思,刚好王刚、楚朝晖回报时也说了,老药子现在在靠山屯似乎不受那帮农科院的秀才们待见,也愿意过来,正好和薛向的打算一拍即合了。

半拉月前,薛向便派了王刚领了公安局俩民警,专程赴靠山屯接人去了,可接了十来天,人没接来,王刚电话却来了,说是靠山屯管委会那边知道萧山县某人在打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主意后,似乎非常恼火,拿什么狗屁规章制度,扣着老药子不放,结果,李拥军、韩东临、小孙等管委会干部联合起来,跟那边的管委会领导闹起来了,还挨了处分。

当时,薛向就火了。说实话,他一直不回靠山屯,没时间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却是不愿给现任靠山屯领导添乱。毕竟无论谁当靠山屯的领导,前任薛向绝对是他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更不提靠山屯众人敬薛向如天,任何领导想起薛向,第一种情绪绝对不是感谢这位前任给打下了个良好基础,而绝对是吃味儿的感觉。

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符合人的行为心理学!

是以。薛向一直避免去靠山屯,正是为靠山屯现任领导人考虑。熟料他这儿将心向明月,那边明月照沟渠,人家不领情不说,反而因嫉生恨,搞出这些小动作。

本来大棚蔬菜推广种植,在江汉省,尤其是荆口地区搞得红红火火,压根儿算不得什么绝密技术,更不提人家薛向就是研发该项技术的首任主官。凭什么别人用的这技术,反倒他薛老三这个原主人用不得?反了他了!

当时,薛向就一个电话挂给了承天县县委书记耿福林问怎么回事儿。说起来,薛向离开江汉省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在江汉的关系网始终没断。

一来,他薛老三不想断,官场上成事儿,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人,没有自己的关系网。这网怎么来,还不是得自己一针针。一线线,亲自给串起来,江汉省的那张网虽不见得有多大多结实,小心呵护,密密编织,迟早也能成他薛某人手中一张大网。

二来,江汉省的那帮人也不愿跟薛向断了,现下薛家人什么阵势,从前的薛司令现在已经成薛军委了。明眼人都能瞧见将来这位必然是军方巨擎,再加上,大伙儿相交一场,对薛向的为人、手段已算初步有了了解。如此城府、手腕,再加上如此家世背景,那位曾经在靠山屯挖泥巴的薛队长将来会不会龙飞九五,大伙儿未必能料准。可扶摇直上,上到众人望不到的位置,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这会儿,谁愿意跟薛家人划清界限。那绝对是脑子有毛病。非但如此,每年春节,江汉省的赵国栋、耿福林、陈光明、苏星河,以及远在岭南的胡黎明都会约齐了,到京城走上一遭,便是来不了的,也会备齐了礼物,着人送来。

如此一来二往,这帮人便算是薛系大旗下的第一批人马!

如今,薛向在自己地头上受了委屈,那还得了。

这不,薛向电话一过去,耿福林就骂娘了,拍胸脯保证把事儿了了。挂了电话后,耿福林便直接给荆口地委书记赵国栋通了气儿,赵国栋二话不说,就把靠山屯管委会书记、主任给撤了。说起来,靠山屯是国家级示范基地,编制极高,管委会书记、主任乃是副处级,且都是省里下来的干部。

靠山屯管委会虽然省里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