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 (第1/4页)

富彦国笑笑:“大鹏本自云中生,岂肯低翼逐虹霓,倒是我老头子小看英雄了!”

薛向实在不知道这位富主任,为何如此高看自己,先前还可以说其意难辨,可这两句诗出,可就不只是抬举,分明是欣赏了啊!

薛老三弄不懂原由,嘴上却是不慢,一叠声地谦逊。

富彦国却不再多言,只让陈大河接着发言。

“薛向同志,果真生得好牙口,既然你硬要强词夺理,那咱们就说重点吧!”

陈大河毫不客气地将薛向的分辩,一言蔽之为强词夺理,接道:“就算萧山适合建港,你薛书记考虑没考虑过成本投入,考虑没考虑过萧山县的资金承受能力,你薛书记总不能只打着指望国家投资的主意吧?不过,那样也最符合你萧山县的利益,天量资金投入萧山,便成了你薛书记等官员的璀璨政绩,你们是升官了,可你们想过没,国家的资金有多紧张,每一分每一寸都得用到刀刃上,用之萧山,岂非重复建设,其利几何,殊为难料!你们的主意当我不知道,好官你自为之,损失国家来背!”

陈大河这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言了,直指利益核心!

本来,人的一切行为原则,都围绕着利益二字,薛老三心中筹谋,自也绕不开一个“利”字,不过,薛老三自问是为民牟利多,为己牟利少,且二者相辅相济,他薛老三俯仰无愧!

薛向面色转厉,沉声道:“陈书记大言旦旦,出口还请嘴下留德!”

“留什么德?我就看不惯你们这些只顾私利,罔顾国家的家伙!”

陈大河心中一口火气,不知憋了多少时日了,这会儿迸发出来,绝非非同小可!

薛向叹口气,一脸枯涩,却不言语了。他这骤然一不接茬儿,陈大河狠狠聚起的一拳,宛若一家伙锤在了棉花包上,分外让他难受。

本来嘛,薛向若是因怒对辩,陈大河还可以势压人,滔滔不绝。且显得薛老三不知体统,不尊重领导,不敬老同志,怎么也让薛向吃个大亏。

偏生薛向做出一副受了委屈,无法言道的受气媳妇儿模样,这下,反弄得陈大河憋屈至极。他方才的那番发飙,便显得气量狭小,格局不够。

更有甚者,此间,高官满座,除了那位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申算,其余众位论地位皆在陈大河这省委常委之上,更不提,还有富彦国这等大佬在场,岂有陈大河发火的余地?

果然,富彦国的花眉抖了抖,狠狠一瞪陈大河,“有理不在声高,讲道理便讲道理,谁也没功夫听你们在这儿牛叫马嘶。”

富彦国一发话,陈大河立时如鼓足了气的气球,嗖地一下,就泄气了!

“薛向,你说吧,加快进度,不用辩谁是谁非,谁也没功夫听,就说你们萧山建港的优势吧,那个地理和水势之类的,就不用赘言了,这点大家都有数,要不然也不会给你发言的机会,更没有这个会议!”

富彦国显然是个急性子,极不耐烦这种扯皮会。

薛向暗自嘀咕,终于到戏肉了,是非成败,名垂县志,抑或贻笑萧山,在此一举了!

ps:抱歉,最近卡文,今天没有第三章了,大家别等了,晚安!

第三百二十六章争锋

富彦国此话一出,文宽夫、陈大河齐齐变色,很明显富彦国这番话的倾向性是朝着薛向的,要不然富彦国就该问你们萧山凭什么建港,而不是有什么优势了。

薛向亦咂出此味,心下惊疑,嘴上却是不慢,“富主任,萧山建港最大的优势,还是港运资源丰富,其次是,建港成本低,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明显。此处虽没地图,我相信在座诸位领导,心怀天下,我就用嘴报图吧,大家可以想象,现在整个东北,乃至华北,最大的港运基地,就连港一家,连港就是吞吐量再巨大,再能承受港运压力,可经济辐射力到底有限,尚且覆盖不了辽东全省。再一个,渤海湾有太多的港运中心,且和连港地处极近,连港的经济辐射能力,向西,和河北的京津唐,向南,和齐鲁省的雾台,向北,和冀北的始皇岛,俱都重叠,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经济辐射能力?倒是个新名词!”

薛向话音方落,国经委副主任方鸿渐饶有兴致的发言了:“你说的这个经济辐射能力,我大概能理解,不过,纵算连港和其它几个经济圈地理位置太近,相重叠,据我所知,你们萧山的地理位置,即便建成海港,也只能辐射你们辽东吧,若是你们辽东是内陆省份,说不得这个理由就够了,可你们地处边陲,你萧山县更是边陲的边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