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 (第1/4页)

行,抑或是驾驶着突突拖拉机的,无不缠着厚厚的围巾,遮蔽了衣领、嘴巴,让薛老三想找个攀话的对象竟也不能。

转过城关镇时,薛向特意去了小花家,熟料却是没人,倒是邻居王奶奶接待了他。薛向一拍额头,方才想起,这会儿小花正上学,小花妈妈似乎也让那位苏副镇长给安排到了县政府做环卫工,再加上乡邻帮衬着侍弄几亩田地,再瞅瞅新盖的瓦屋,院里满地扑腾的鸡鸭,薛向很是欣慰,至少这苦命娘俩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辞别热情的王奶奶,薛向调转车头,向北而去,那处是萧山最偏僻也最穷困的一个乡——马头乡,想当初,薛向为护老灌口的河堤,差点殒命于此,对那个地方,薛向是有特殊感情的。

奈何,马头乡地处实在是太偏僻了,两次扩建大棚蔬菜基地,独独这个乡没有村庄上榜,新进一次的扩建名单上,薛向倒是提了一嘴,却被段钢否了。段钢的理由很充分,说现下扩建大棚,原本就是顶着压力,对外都称是科学布局的结果,绝对没有人情分儿,现下好不容易堵住了那些红眼病,你薛县长这会儿让照顾马头乡,这不是让我们自打嘴巴嘛,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段钢理由充分,薛向也没法儿真横了心,下达乱命,就这么着,举县都大步前进之时,马头乡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这怎不叫薛向越发挂怀。

一路行来,薛向故意绕着圈子,将各个乡镇新修的主干道都跑了一遍,总体结果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城关镇能下狠心,修出一条五里余的水泥道,更是大为赞赏。

其他的石子路也铺的严实,他甚至见着不少小孩儿都敢在上面骑车,耍着花活儿,显然路面的平整度,让人满意。

第三百五十三章莫非我又要挪窝了

薛向是下午四点半到达马头乡的,到得马头乡后,他没去别处,径直从小道转上了桥口村,当初,也就是这个村子为了老灌口堤坝的事儿,磕头上访,弄到最后被囚禁,多亏遇上了薛向,才得脱而出。

马头乡已是贫瘠之所,这桥口村更算是多灾多难,薛向到此,就想看看这个村子有没有什么变化。

车子转上村口,就再也没法儿骑了,因为一人高的蒿草,毛竹,几乎将所有的道路封死,薛向站在高处,倚车而望,静宓的小村似乎还是那般模样,低矮、破旧,要说一点儿变化也无,那也不是,至少以前所见的残破小屋,尽皆用泥巴糊好了,而更让薛向高兴的是,这会儿远不到晚饭当口,不少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这在从前是他不敢想象的,他犹记得那次来桥口村,大中午的,也没几家人生火,皆蹲在门槛上,吃着冷食。

这袅袅炊烟,随风轻去,送来淡淡米香,薛向耸动着鼻子,贪婪地嗅着,仿佛嗅着这世上最珍贵的味道。

远远地茅舍边,是一片片的农田,初春时节,荠麦青青,入眼的是一大片的绿海,而这绿海深处,偶尔冒起几点浅黄,那浅黄还不时晃动,薛向眼尖,立时就知道是和自己戴了一样草帽的农人。

采风采风,采撷民风,这最好的采风之所,正是这田间地头,薛向立住车,从高处奔了下来。穿过一片齐腰的蒿林,又行里余。薛向终于靠近了那最近的农人。

“老乡,忙着哩!”

薛向立在埂上,笑着冲正弯腰拔草的农人,打了声招呼。

“这不废话么,没看见正拔……咦,薛县长!”

那农人话刚说一半,抬起头来,便认出了薛向。

薛向倒不稀奇。他在马头乡,尤其是桥口村的出镜率极高,想当初护堤时,跟这帮桥口村的村民可是同一个战壕,不过,这会儿,那农人抬起头来。薛向却生出巧儿又巧之感,原来这人正是桥口村的方老实,当初薛向初至萧山县,就是这家伙领着十几个乡亲们在界碑处,叩首喊冤,尔后。护堤时,也是这家伙出的主意,让动用了军事储备物资。

“老方,是你呀!”

薛向笑着掏出烟盒,丢出一颗烟去。

“是我。是我,您说这巧不巧!”

方老实接住烟。交替着手在衣服上逛了逛,两步就跨上田埂来,扯住薛向的衣服,就嚷嚷道:“走,走,到我家吃饭去,今儿个说啥也不能让你再跑了,上回给丫头们老师补发工资,我就没赶上!”

薛向笑道:“今儿个可真不行,我就是到乡里办事儿,路过这儿,顺便来转转,县里头还一堆事儿呢。”

薛向自然不肯应承,因为他知道他这一去,方老实家里存的好玩意儿,恐怕得清空。当然,这好玩意儿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