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部分 (第1/4页)

恰逢一周前,那位访日归来,途径鹏城驻跸,此人听闻消息,便公开在报上叫好,要采访那位。

那位素来赤诚,胸怀又是宽广,便慨然应允,密室之间,被那小人三言两语所惑,一时间忘却身份,引为知己,竟是无所不谈,说了很多不便之言。

采访结束后,那位也深觉不妥,便派员第一时间告知那小人人“我所说的未必不可见报,但不一定要全部见报”,显然,那位也自知许多话只能宣诸密室。

不曾想,小人狡诈,对来员唯唯应诺,言说自己与那位惺惺相惜,断不会不知轻重。

可没几日,一篇《xx访问记》便在这小人自己的刊物《百姓》杂志上,原版全文刊发,引得海外震动。

更加令人想不到的是,此人竟在采访过程中,偷摸带了录音机,讲彼此对话录了下来。

此等卑鄙无德之人,以阴谋诡计算人,原就无耻,更何况,胆大包天,敢阴杀那位,哗众取宠。

如此小人行径,怎不让江潮天恼火,这无关政治立场,只关乎阶级意识。

啪的一声,丁世群将指甲刀按在了大理石茶几上,“行了,朝天,用不着你伤春悲秋,老头子们神仙打架,用不着你我瞎操心,我劝你还是关注关注你的竞争对手来得实际。”

入主明珠市政府已有半年,丁世群的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眉宇间的小心谨慎尽去,竟生出几分雍容来。

“竞争对手?”

江潮天茫然不解,募地,眼球一亮,“薛向!他怎么了?据我所知,这家伙在蜀中横行霸道,顶的他的两位顶头上司,都快没了脾气,可是逍遥自在得很呐,有什么要关注的!”

薛老三的动向,江潮天又怎会不关注,那可是被他视作一生的对手啊。

早些年也还罢了,薛家不过寻常门户,薛安远虽是开国少将,可此种家庭,在四九城内,不说多如牛毛,却也数不胜数。

可谁成想,短短数年,薛安远竟然官至政局兼军委,成了和其父平起平坐的人物,薛家至此光耀门庭。

第二百三十一章好大野心

再者,薛安远根植军中,可是一切政权的根源,根基之稳固,还在江歌阳之上。

而这些,还不是江朝天将薛向视作生平劲敌的主要原因,毕竟,江家煊赫多年,其中底蕴积累,决不是薛家短短几年内,能追上的。

江朝天此人,聪明绝顶,往往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正因如此,他才会正视薛家,正视薛向这个对手。

在他看来,薛向此人本身,就才智卓绝,机变无双,论文章,论实干,都是一等一的。

先说文章,此人平时从不轻易不撰文,每每到风云交汇之际,必有惊世之文问世,在这个嘴炮空前繁荣的时期,此人的文章往往能翻转局势,片字只言,翻倒河山,化解危难,实在不可小觑。

再说实干,薛老三一路从辽东小山村靠山屯起步,每任职一地,必然造福一方,当然,若只是造福一方,也不过是能吏之流,关键是薛向所为,皆是开创性举措,或能反过引导中央决策,或能起到示范性效应,而这点,在靠山屯最是明显。

靠山屯的分田到户引得中央下达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举性文件,甚至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农业进程,而靠山屯的生猪养殖,大棚蔬菜,引得周边省份纷纷效仿,创造出了极大的生产力。

单此两点,江朝天便暗暗对薛向生出自愧不如之感。

而唯独能让江朝天稍稍慰藉的是,薛向此人有股草莽的英雄气概,当然,换在官场上讲,就是迂腐,不识时务。

此人每任职一方,必结怨一方。在越来越讲人脉,越讲和光同尘的官场,可谓是最大的不合时宜,在某些老人看来。这就是不讲团结。

正因如此,立下如此大功的薛向,如今不过是正处,享受副厅级待遇而已。且沉沦地方,而他江某人已经高居副厅,任职省府,成了最年轻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由此看来。到目前为之,两人的竞赛中,他江某人占据了绝对上风。

可江朝天知道。漫长的仕途才刚刚开始。一时的得意算不得什么,且薛老三这劲敌似乎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绝对值得自己拿出全力应对。

除此外,最要命的是,薛向此人,入宦不过短短数年,在他江某人不知不觉间。竟将薛家打造成了一方门阀,简直是布局谋篇的圣手。

外人看来,薛家的当家人必然是薛安远,可始终关注薛老三的江朝天,却能清晰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