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部分 (第1/4页)

如今。已然发展到,许多人从南方沿海,倒腾货物,到内地来卖,据薛老三所知,德江近来,这等人物颇多,此君想必是其中之一。

薛老三举杯冲那人笑笑,便自回头吃饭夹菜。

那人一杯酒下肚,谈性又浓,便听他嚷嚷道:“球毛的火电厂,真他娘的上马了,要等着它带着德江人民发家致富,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完全不靠谱嘛。还是薛市长说得好,德江现在正经要搞的是旅游经济,火电厂上马,这青山绿水岂不被染得黑咕隆咚,哪个还愿意来看?”

“这位大哥,你这话可说的有失偏颇了吧?如果我没看错,您大概是在景区那边做买卖的吧,事关你个人利益,你自然这样说了。”

“据我所知,火电厂可是投资两千万元,年产值高达五千万,德江,一个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这个数吧,想想,五千万的黄金雨下下来,咱们便是接个三两滴,也尽够用了。”

说话的是右边靠窗座位的年轻人,戴一副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目光似乎一直黏在苏美人身上,一番话罢,却朝苏美人送个笑眼,似乎很为自己这番高论能在苏美人面前露脸,而深感得意。

这种情况,薛老三见得多了,倒也不会像年轻时候,动辄给人一顿狠狠的教训。

他话音方落,和那倒爷同坐的老者,接茬儿了,“李科长,依我看,你这话才是有失偏颇,火电厂上马,看着是年产值高达五千万,可其利润能有多少?顶了天的千八百万,可那利润是人家商人抽走了大头,留下百八来万赋税顶了天了。”

“再说,即便是得了五千万,还不是被当官的收走了,你老百姓能留下几个?他火电厂建成了,哪个老百姓能进去上班?用的煤炭,都是广安煤黑子的,你老百姓等得什么好处,别说,政府有钱了,老百姓就能得好,我就没见过有吃得饱的狼!”

“这话说得在理!”

一胖大汉子接茬儿了,“不瞒诸位,我在政府上班,一个小科长,说实话,火电厂上马对咱们政府干部来说,绝对是好事,经济发展了,大家好升官嘛。可我是德江人,有颗德江心。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乎火电厂上不上马,而是在乎这火电厂是谁主导的。”

“若是薛市长这种好官,那我心就落在了肚里,可若是旁人,我还真不看好。谁能像薛市长那样有本事,弄个蜀香王,富裕了云锦周边十几万人,以前有名的穷窝子,现在哪家不是备齐了三转一响,曾经大姑娘一听说是嫁到云锦,那头摇得塞拨浪鼓,如今,云锦的汉子谁不是瞪了眼睛,可着劲儿地挑媳妇?”

“再说这翠屏——玉女风景区,那才是全德江受益,不说别的,咱德江农民兄弟的鸡蛋就比别的地儿贵了两分,这可是实打实地好处,不是吹出来的。火电厂上马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坏了旅游产业,老百姓没地儿上班,没处买菜,这不是绝了大伙儿的饭食么?哎,咱们老百姓好不容易有点奔头,怎么就出这等幺蛾子!”

一个话题往往有了争论才有了热闹,更何况,眼前众人所讨论的话题,事关整个德江,而核心人物又是那位最富传奇色彩的薛市长。

且此间众人,在德江层面上,都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的人群,他们的见识自比那最广泛的农民兄弟高上一层,于官场内幕,上层传言,多有耳闻。

更有那有在市府工作亲戚的,传出的小道消息,真是活灵活现,劲爆十足。

一时间,满场好似开了锅,你言我语,你问他答,吵得热闹极了。

薛老三对这种小道消息,实在不甚感冒,几次抬眼相视苏美人,要她离去,哪知道苏美人翘臀仿佛在椅子上生了根,眼睛更是看也不看薛老三,笑眯眯地望着场间众人,谁说话她拿眼看谁,越听越是开心,转瞬,一张玉脸便笑成了花朵。

原来,场间众人很快就统一了口径,皆是夸赞薛市长,贬斥那力主火电厂上马的官员。

听到别人夸自家老公,哪个老婆能不高兴。

要说薛老三在德江的群众基础,实在是太好了。

然,为他打下如此良好基础的,不是蜀香王大功告成,也不是翠屏——云景风景区落地生根,最主要的是他那颗平民情怀,所到之地,凡经济发展有大成效者如云锦,皆免除当地钱粮苛税。

凡力所能及者,如整个德江,他免掉了全市孩子的学费杂费。

两项德政下来,惠及的就不是哪一群哪一片,而是让德江近四百万人民尽数受益。

如此善行必有善报,成年累月,自然积累出厚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