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部分 (第1/4页)

起底证明那家星火能源公司,根本就是个皮包公司,其董事长陈爱华哪里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家传子弟,分明就是不成器的远房族侄,打着陈嘉庚的名义,弄了这么个星火能源,对外皆传是陈氏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不成想,港媒那边方一起底,那位陈董事长便望风而遁了。

原来这位陈董事长来云锦投资,本就是邱跃进一手炮制的。

彼时,邱跃进空降云锦,自然想过如何弄出政绩,来盖过薛老三。

他便想到了曾经主政邵山时,遭遇的陈爱华这位骗子侨商。

原来,先前他在邵山署理理由经济时,就险些遭了这位陈某人的骗,若非恰好巧遇这位陈某人所居住房间被盗,民警入内核查,这位陈某人的身份还真没法戳破。

又因着这位陈某人外国人的身份。且诈骗还未实施,地方经济并未遭遇实质性的侵害,陈某人只被遣送离了邵山。便算了事。

可以说,很大意义上。这次偶然的经历,给了邱跃进在云锦实施诈骗计划的灵感。

因为他自问,若不是那个意外,他决计无法识破陈爱华骗子的身份。

而且以这个时代,内地官员极少跟外商打交道和根本上缺乏契约精神的现状,落入陈爱华这等高智商骗子彀中,根本就是一定的。

若是将陈爱华搬到德江来对付薛老三,那定然能让薛老三摔上个天大的跟头。

毕竟。他邱某人都识破不了的高妙骗局,薛老三凭什么能避开?

而且,此次陈爱华下德江行骗,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有邱跃进这个政府内部人士暗中接应,一内一外,自然能遮掩得天衣无缝。

计划很完美,但必定涉及到了很高层面,初步的道具,也就是那最初一笔划拨到云锦管委会监管账户的头一批投资资金数百万元。则必须拿出来。

要不然,空口吹号,吹得再是响亮也是无用。毕竟数千万的投资,哪能第一笔资金都不划拨到位,就让举省为之忙碌。

时下的几百万,自然不是北上广的一套房就轻松解决了的,而是一笔庞大的数字,这个国家几乎就没有私人能拿得出来。

说是几乎,自然就有例外,这唯一的例外便是京城的那一帮倒腾外汇的货币掮客。

而那吴公子的表弟陈坤,正是这货币掮客中的佼佼者。且其与薛老三仇深似海,虽不敢报复。但在背后做做推手,暗观薛老三倒霉。他还是万分愿意的。

邱衙内了解薛向的过往后,为寻求资金,很容易就把目标盯上了陈坤,两者一番勾连,陈坤二话没说,便将资金筹备齐全了。

因为这笔钱,按邱跃进的说法儿,就是在那挂挂,亮个相,打打底,稍后就归还。

筹集到了资金,后面的戏码就好演了。

当然,后续的规划,就是那职业骗子陈爱华的专业了。

在他二人的计较中,先用投资把云锦的地征收了再说,先把摊子往大了铺,牢牢将德江政府绑上火电厂这驾马车,最终让整个德江政府无法承受整个火电厂烂尾的后果。

如此一来,整个德江政府算是彻底被拿捏住了。

届时,陈爱华就可以出面,要求各种政策,以及银行贷款。

到得最后,他甚至可以拿火电厂去做资本抵押,骗得巨款。

如此一招空手套白狼,便算成功了。

届时,骗无可骗,他陈某人可以从容跑路。

而这番腾挪,跨度数年,届时,他邱衙内早就不知道在哪儿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了。

别说时下,就是后世,也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十四个年头,才喊出了领导追责制。

是以,他邱跃进虽然弄出了这烂摊子,但他邱某人已然不在德江了,便是打板子也是打在后任德江领导人屁股上。

他不仅早早因为引进火电厂项目,而早早地仕途飞跃,在这笔惊天骗局之中,陈某人谋得的巨款,也少不得他一份,巨额骗资,再加上博得的高官,可谓名利双收。

如此一场骗局,可谓完美。

至少在邱跃进看来如此。

可他哪里知晓,这等骗局自打开始,落在薛老三眼中便漏出了破绽。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薛向的身份不同?

邱跃进如何知晓薛老三乃是二世为人,对后世之事,极是了解。

改开的头十年内,全国各地招商成疯,来往商客,可谓鱼龙混杂,再加上地方政府对政绩的渴望,往往不加细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