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镇上有多家快递公司的分点,他找到一家能运送海鲜水产的将黄鳝和泥鳅打包送了上去,回程中开船在海里,他决定去水里转转。

现在他进入海里后,行驶速度可就快了,因为他有水下推进器的帮助。

将红色的水下推进器放入海里,他双手抓着握柄,然后打开电源,将推进器的头往下一摁,随着螺旋桨转动,他跟着往海里钻去。

这推进器在水面的速度极限是二十四公里每小时,在水下是十五公里每小时,一分钟能跑250米,这是很快的速度。

因为人体在水中的阻力和高速下产生的海水冲击力,这种极速是很可怕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

敖沐阳不是普通人,所以推进器快速行驶,他完全可以承受,跟着在水里飞快行进,同时俯瞰水下或者转头看周围。

这样一来,他发现渔获的几率就变得大了起来。

不过近海渔获太少,推进器行驶了十多分钟,他除了发现了一些鱿鱼和一些小虾群,此外没有大的发现。

又在水下行进了一会,他总算发现了一个小鱼群。

这些鱼待在海底缓慢游动,它们长得体态修长、身躯扁平,大体呈梭形,尾巴细长,尾鳍为楔形,看起来颇为漂亮。

敖沐阳迅速认了出来,这是个海鲈鱼鱼群,数量不多,看起来只有几十条,估计不足一百条,不过里面的鱼个头都很大,大半达到了半米,最大的甚至有七八十公分长短。

他对海鲈鱼没兴趣,这东西价值不大,捕捞了没意思。

于是,他就调转了推荐器的方向,贴着鱼群的上面海域行驶。

经过鱼群上方的时候,他仔细一看这些鱼,忽然觉得不对劲。

这些鱼粗略看起来像是鲈鱼,但仔细看不是这么回事。

仔细观察,他下面的鱼体色发暗,体表呈灰褐色带有一些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上缘是黑色,其余鱼鳍是灰黑色,脑袋尖突,全身长着圆鳞。

鱼群发现了敖沐阳,一时之间有些混乱,还有一些古怪的声音响起:“嘎嘎、嘎嘎……”

近距离观看着它们的外形,又听着它们身体发出的声音,敖沐阳猛的意识到这不是他以为的海鲈鱼,这是另外一种鱼!

海鲈鱼不会发出声音,无论如何无法发出‘嘎嘎’声,这声音属于石首鱼专有!

那么,石首鱼里长得像海鲈鱼的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米鱼!

第130章 网钓鱼

米鱼又叫酰�悖�粲邛孕文渴�子憧疲��v杂愠さ煤芟瘛�

它们盛产于东海,以农历6月到8月为渔汛期,而以7月也就是现在为旺汛,此时出产的米鱼最是肥美。

同为石首鱼,米鱼和大小黄鱼、黄唇鱼等肉质相近,同样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

不过跟有海洋金矿之称的野生大小黄鱼等同类相比,野生米鱼价格低廉的多,平时市场价在一斤一百块左右。

现在的米鱼价格会贵一些,一斤能卖一百五十块,因为这两个月出产的米鱼最是丰美,而时间上处于封海禁捕期,市场上很少有当季的新鲜米鱼。

确定这些鱼的身份后,敖沐阳就来了兴趣。

米鱼不喜欢以大族群为生,所以平时出海能捕捞到的几率也不大,物以稀为贵,这也逐渐加大了它们的价值。

一扭潜水器,他迅速浮出海面,此时海钓艇就在不远处。

他进入水中后,给海钓艇固定了方向和速度,然后改成自动驾驶状态,所以双方在海里保持了位置同步。

浮出水面他指着船尾吹了个口哨,将军叼着渔网跳了下来,使劲摇摆尾巴将这面巨大渔网给送了过来。

拿到渔网,敖沐阳亲了将军一口放开潜水器,开始部署渔网。

捕捞米鱼应该在夜晚,它们属于暖温性底层海鱼,喜欢的环境水深是10米到70米,白天下沉,夜间上浮。

此时这个鱼群就待在了海底,敖沐阳估计这里水深是四十米上下,他的渔网不够大,船的能力也不行,无法进行拖网捕捞。

于是想了想,他决定采用网钓鱼的法子来对付这个鱼群。

钓鱼一般用的是鱼竿鱼线和鱼钩,敖沐阳不用这些,他用的是一张渔网。

跳入水中,他将渔网散落开来,让网子自然展开,然后自己开着船往回开,寻找前面碰上的一个鱿鱼群。

米鱼属于捕食性鱼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