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部分 (第1/4页)

“怎么了,这鱼还会咬人啊?”有人笑。

渔网已经收起来了,众人看到里面是一些小鱼,顶多三十多公分的长度,并不为惧。

敖千文哼了一声道:“不咬人,它们会割人。”

竹筴鱼在有些地方叫做竹钩鱼,因为它们侧线上长着高而锋利的棱鳞,所有棱鳞各具一个向后的锐棘,形成一条锋利的隆起脊,好像身上长了一条钩子。

再加上它们体背部是青绿色,看起来就像是用竹管做成的钩子,所以得了这么个绰号。

渔网张开,大群的鱼噼里啪啦落下来,这一幕场景是所有渔民看过千百遍的,可大家伙就是看不够,丰收的情景总是充满魅力。

有人拿着手机录像,然后找了一条活跃的竹筴鱼拍了起来,最终还拿在手里对着摄像头晃了晃:“看见了吗老铁们?这就是哎哟卧槽!”

竹筴鱼在他手里凶猛的挣扎,体线上长得棘刺跟小钩子一样划在他手心里,加上海水刺激,能疼的人惨叫。

敖千文不满的吼道:“叫什么叫?你还有脸叫?跟你们说了这玩意儿有危险,处理的时候小心点,你拿着它乱玩什么?”

村里的渔汉哭丧着脸说道:“我没玩,我在录视频,以后回了村里能上网以后我发到我的公众号给粉丝看。”

“柚子,你也有粉丝啊?”敖沐鹏抱着双臂笑道。

说起这个柚子嘿嘿一笑,道:“跟着江雪他们学的,一个月也能赚个烟酒钱。”

“早在1988年,国际癌症组织就把酒精定义为一级致癌物了,男人要想活得久,那对酒精的摄入量要求就得是0!”有人煞有其事的说道。

柚子哼道:“快别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了,谁帮帮忙给我手掌消消毒?我日好疼啊,会不会感染?我可别死于感染或者败血症啊。”

村里一个青年过来帮他用酒精消毒,酒精一撒到手上,疼的柚子脸上横肉直哆嗦,他叫道:“就没有双氧水没有碘酒了吗?实在不行用红药水啊,这给我上酒精不是要弄死我吗?”

“快别唧唧歪歪了,跟个老娘们似的,它能有多疼?你既然嫌疼就该听千文叔的话,老老实实别折腾。”青年说道。

船上工作分波次进行,一拨人收拾捞上来的竹筴鱼,另一拨人则去再度下网,继续捕捞水中的竹筴鱼。

敖大国正在收拾船舱,无线电的灯闪烁起来。

他接起无线电,听筒里响起敖沐阳的声音:“现在什么情况?”

这话问的没头没尾,但敖大国跟他配合时间长了,明白他的意思:“正准备下第二网,第一网是丰收。”

敖沐阳说道:“第二网交给袁昧京的船,我跟他说过了,他待会就来接管捕捞行动。”

一听这话,敖大国顿时高兴了:“又有什么好东西吗?”

“发现鲑鱼群了!”

北太平洋鲑鱼群在海里神出鬼没,除非是专业的捕捞船配合专业的捕捞人员,否则很难从海里捞上鲑鱼来。

现在各国食用的鲑鱼主要是在其内迁途中进行捕获所得,海洋捕捞量还是小。

得到鲑鱼出现的消息,敖大国大喜过望:“好好好,我马上让弟兄们收拾渔网去找你。”

“隐秘一点,别闹腾的太厉害。”

船员的收益与船队整体收益有关但不是直接挂钩,如果他们对所在渔船有投资,那就会得到分红,否则只有固定工资。

分红来自于所在渔船的收获,所以各家渔船捕捞到的渔获越多越珍稀,收益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伙自然都想去捞取昂贵的渔获,只是这得需要船队队长分配,故而当初开会的时候皮语言、袁昧京等人都在争抢当队长。

第1531章 事情更大条

鳕鱼、鲑鱼双丰收后,敖沐阳顿觉此次出海不虚此行。

按照起初的计划,他们于一月十一号返程、十五号回到红洋,但在郑秀民的帮助下,船队总是能及时进入渔汛海域,而只要到了这种地方,敖沐阳的能力就可以完美发挥,在水下迅速找到渔获位置。

就这样,他们连日收获,在预定回归之前就达到了捕捞目标。

于是敖沐阳当机立断,提前了整整四天返程,原本定于一月十一号动身,变为了一月十一号抵达了红洋。

时间刚刚进入一月中旬,红洋迎来了最冷的时候,可是刚从北太平洋归来的渔家汉子们却觉得一点不冷。

敖沐阳更不觉得冷,他可是在北地群岛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