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部分 (第1/4页)

第二天他去海龟保护区找了李继,把这个乌贼化石展示给他看。

李继眼睛一亮:“咦,好东西呀,软体动物化石,这东西保存下来的可不多,你从哪里挖到的?”

敖沐阳说道:“一个朋友送我的礼物,他说化石的墨囊没有被毁掉,用氨水泡一泡能泡出墨汁来,一千五千万年前的墨汁。”

李继点头道:“对的,这没错。”

敖沐阳纳闷的问道:“正常条件下生物要形成化石,不是仅有身体较硬的部分会保存下来吗?比如骨骼、外壳和牙齿之类的,这乌贼是软体动物,很容易腐化才对,我怎么感觉不大靠谱?”

李继说道:“靠谱,这叫梅杜萨效应——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标本在短短几天内变成化石被保存下来。这种效应的发生概率很低,只有十几亿分之一,据我所知全球范围内关于生物身体的柔软部分被保存下来的案例也不过几百起,特别罕见。”

得到了专家的释疑,敖沐阳放心了。

当天是镇上年集,他把化石保存好就兴高采烈的开车去赶集了。

这是镇上一年到头最热闹的时候,即使年中那会镇政府组办渔家风俗展示活动之时也比不上,十里八村、三乡五寨都有人来赶集,加上游客们,今年赶年集的人比往年更多。

商人逐利,来摆摊的小贩也多的很,敖沐阳看见了好些以前在镇上见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些名牌家电公司,他们来到镇上推销大小型家电。

敖沐阳置办了一些年货,偶然间他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有好几个未接电话,全是颜青城和朱朱打来的。

他把电话打回去,朱朱接了电话,开口就抱怨:“小阳叔你怎么回事?手机丢了吗?我打了好几个电话!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是好几个!可你都没接!”

敖沐阳开了免提,然后说道:“你听到了吗?这种地方我怎么能听见手机铃声?”

朱朱更是抱怨起来:“哇,你竟然自己去赶年集了,我跟妈妈大清早就起床赶来村子,你竟然不等我们,自己去赶年集!”

去年她们一家是在敖沐阳家里过的年,感受过那种热闹哄哄的大年夜氛围后,三人不愿意冷冷清清的了,今年还是来一起过年。

今年人更多,渔场招聘了陈冬娃伯侄和几个老捻匠,其中里面有光棍,敖沐阳就把他们从渔场喊了回来,一起待在他家里过年。

颜青城三人刚刚赶到,敖沐阳让她们坐船来镇上码头,接了她们一起去赶集置办年货。

女人天生就是购物狂,即使性子清冷如六妹,当手里有了钱后买起东西来下手也很是凶残:敖沐阳手脚并用,脖子上还挂着个袋子,很快忙活不过来了。

回到村里后下午没什么事,敖沐阳便带上朱朱和六妹去钓鱼。

一听钓鱼朱朱怕了:“不去不去,我去找小牛哥他们玩。”

敖沐阳说道:“这次钓鱼不一样,今年气候反常,天气冷,龙涎湖上冻了,你有在冰上钓过鱼吗?”

朱朱顿时心动:“是在冰上开一个口,然后钓鱼对吗?”

敖沐阳点点头说道:“对。”

这事不光朱朱没有经历过,六妹也是头一次碰上。

红洋冬季温度虽然低,但能冻到湖泊结冰的程度还是少见,今年冬天气温低的厉害,龙涎湖结了厚厚的冰层,能承担的住大人在上面滑冰,所以坐在上面钓鱼更是不成问题。

年前这几天温度格外冷,晚上能到零下十几度,村里人去看过了,湖泊冰层进一步加厚,不少人玩起了破冰钓鱼。

第1541章 冰冻无声

往湖边走的时候,敖沐阳看见三灯拎着一串鱼往家里走。

他串鱼的法子很特殊,是用干枯的柳条枝穿过鱼鳃鱼嘴,把十多条巴掌大的小鱼给串在一起,拎在手里晃晃悠悠,颇有几分古风。

看见他后敖沐阳招招手,三灯立马很恭敬的举起手把鱼托了起来递给他道:“村长你要黄鲫子吗?我刚刚去海边捡的。”

“捡的?”敖沐阳狐疑的问道,“是谁扔在岸上的?”

三灯摇头道:“不是,是随着潮水涌到岸边,然后它们瞎蹦跶,最后落在岸上回不去了,让我给捡了回来。”

敖沐阳皱起眉头道:“还有这种事?”

三灯煞有介事的指着海边说道:“对呀,不光黄鲫子这么干,还有海鲈鱼、海鲫鱼呢,估计海里要发生什么灾害吧,它们一个劲往岸上跳。”

听说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