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孟染跑近前来,对李眠儿将头一点,叫声“穆姑娘”,紧接着就对周昱昭道:“周大到,外祖叫您这就去山顶会合,京都有消息带来!”

周昱昭显然知道师傅唤他定有急事,若不然,他也不会半点功夫不耽搁就带她出来。

“嗯!”周昱昭点点头,迈步朝山上走。

三人没走几步,头顶上空突然传来“唷唷”两声鹰啼,周昱昭定住身形,抬头望天。

其余两人跟着仰头,眨眼间功夫,一只大白鹰从天而降,精准无比地停落在周昱昭的肩头。

李眠儿扫见白鹰的爪子上绑了卷布帛,不知又有什么消息传来。

周昱昭打开帛卷,是王锡兰的笔迹:“今日朝上,参政张台上本参了上将军彭旭升一本,参其贪墨军饷,玩忽职守!皇上允奏,命御史大夫即日彻查!”

周昱昭收起帛条,面色没什么波动,抬脚继续朝前走,心想,师傅找自己,多半也是得了同一则消息!

到达山顶,石洵屋内已聚了不少人,多是垂须老者,但个个精神矍铄。

众人见周昱昭毫不避嫌地将李眠儿领进,不约而同地看向石洵。

石洵用探询的目光迎住周昱昭,周昱昭偏头瞄了眼身边的李眠儿,对着石洵不容置疑地点了点头。

见此,石洵不再多言,收回目光,直奔正题:“去年的事,今年才办,彭旭升一事,老夫以为,其中大有玄机,大家不妨一道斟酌斟酌!”

“老朽也觉此事颇为蹊跷,参政张台办事一向谨慎,此次,他竟敢单挑彭氏一族,显然背后有人撑腰!”曾在太祖时官至枢密副使的李荩捋捋髯须,沉吟一句。

第一百八十一回晴明忽闻风声起(下)

李荩淡淡地道出一句“显然背后有人撑腰”,只差没把“那人”姓甚名谁给说出来而已。

其实他知道无需自己说明,在场诸位个个皆心知肚明,能在背后替张台撑腰咬彭家一口,呵,除了官家还能有谁来!

“彭旭升那家伙,本来就不甚干净,哪里禁得住御史台彻查?要不了多久,他的罪就会被坐实!”三年前从两川都指挥使致仕归乡的陆坦逊冷声说道,陆坦逊归乡没半年就被石洵招来了云台山。

“关键就是这一案是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到整个彭氏一族!”张继勋从书案后面走出。

武仪举嗓音浑厚沙哑:“如若彭氏一倒,这储君人选又该扑朔迷离了!”

张继勋走到石洵面前,沉声询问:“阁老,你作何想?”

“嗯——”石洵抬头觑了眼周昱昭,对他点点下巴,“昭儿,你以为呢?”

李眠儿通过这两日的观察,虽说山上这些老一辈们,周昱昭或称师傅,或称前辈,但是无一例外都对周昱昭尊重有加,很多主意最终都交由他来拿,包括石洵在内。

想来,周昱昭自南方一战后声名大噪、羽翼渐丰,再不复原先初出茅庐时的青涩,众人似乎也不再把他当小辈,却更像在潜移默化中去塑造他的君王气派。

也正是因此,对于自己的出现,没有人当面表现出反感与不耐,更没有人对周昱昭展开谴责;即便眼下这样一个商讨机密要事的场合,而周昱昭坚持把自己留下,众人却毫无疑议!

李眠儿微微偏首,快速瞄了一眼身边人,将才上山的路上,就见他一路凝眉。此刻眉心依旧微蹙,更显他侧脸棱廓直如刀刻一般俊美华贵。

“各位师傅、前辈们,皆言之有理!私以为,官家此次针对彭家的举动,多半是为下一步正式立下储君之位肃清障碍而做的准备。若事实确真如此,那么,原先看上去最最可能的储君人选楚王将沦为同其他皇子一样的局面。”负手而立的周昱昭神情冷峭自信,说这番话时,很有一副上位者的姿态。

众人洗耳恭听,周昱昭接着道:“一路苦心经营、处心积虑的彭家如何肯在这种关头将储君之位拱手让人?因而。一旦官家处置不周,计划有漏,稍一疏忽被彭家发现了他的真实用心。那么,掌握调兵之权的彭承衍极可能会破釜沉舟,武力逼宫,届时,京都或有一乱!”

话至此。周昱昭眉峰一挑,语气又冷了三分:“事态一乱,就难免有人混水摸鱼,将爪子伸到我们的头上!下午,我们即动身出发回南疆!”

李眠儿闻言,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几乎每个人在听了周昱昭的话后都是会心一笑。

其实,在众人的心中,怕是都巴不得京都变得越乱越好吧!

单看皇上这些年的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