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战争不晓得什么时候突然就爆发了。

周昱昭智取龙首山的消息感染了整座城楼的人,第二日整个上午,外头的廊道不停有人来来往往,整座城楼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压抑沉重。

下午申初左右,李眠儿穿上黑狐皮大衣,戴好衣上原本就缝有的帽子,刻意将帽沿覆得低低地,几乎遮住眼睛,才又罩上面罩,同红莲出了房间,前往武王处。

到达武王门前时,武王恰好领着王铸等人出来房间,她忙上前见礼。

武王点点头,见李眠儿全副武装,一来可保暖,二来也可遮掩真容,扯嘴淡淡一笑。

李眠儿瞥见武王的笑容,知他全非因为自己这副打扮,多是由于这两日儿子战场得利吧。

随着武王一行下了楼,楼下集结场上已经排满了密密麻麻的将士,李眠儿侧眸看向城门处,原来城门口亦立满了士兵,尽管冬日的午后仍然寒风瑟瑟,不过看大家脸上抑制不住一种的喜悦,那是一种复仇的快意。

到达主城门外的瓮城内,因为龙州城是一座相当大又相当重要的城池,算得上京都在北面的门户,所以龙州城池主城外面还建有保卫城门的圆状瓮城,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

此时,瓮城城门大开,武王率领众人就守候在瓮城通往内城的要道上。

武王骑坐在一匹彪悍的高头大马上,举目远望。

大概半盏的功夫,远远的传来马蹄急声,众人开始欢呼。李眠儿站在武王的侧后面,身前是王铸,王铸不比周昱昭昭矮多少,所以李眠儿听见远处的动静,又见众人雀跃,便勾头朝前方探看。

确信是周昱昭的人马后,李眠儿心下才敢有些欢欣鼓舞。

周昱昭策马扬鞭,身姿矫捷,经此一役,他的声名却是坐稳了,士兵们本来就对周昱昭在南境的威名有所闻,这么一来,大家对他的率兵能力不会再有质疑。

很快,周昱昭先行抵达,却是面上看不出半点喜色,英俊的脸上肃煞,飞下马来,便急奔至武王身前。匆匆行礼后,就附近武王的耳际,悄声低语。

李眠儿自是听不到他们父子二人低语了什么,只是看他二人的神色可知又有什么变故发生了。

瞅着不远处渐渐逼近的人马,李眠儿心下暗叹一声。

周昱昭带回的队伍很快同大部队集结完毕,就待武王挥手号令众人撤回内城时,又有两骑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就在众人好奇地张望查看,仔细辨认时,武王等人倏地脸色骤变,周昱昭更是下意识地挡在了李眠儿的身前。

李眠儿止不住好奇。抻着脖子飞快瞄了瞄那愈来愈近的两骑。

这一瞄之下,她也惊住了。

太宗及陈王在失踪整整八日后,竟完好无损地现身了。且还是在如此情境之下。

京军中多数人都是识得太宗皇帝本人的,何况还有两个主将列队其间,就在辨清来人之后,瓮城内顿时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虽然一连多日没有音讯,但太宗和陈王二人瞧着并没有如何憔悴风尘。就像周昱昭现身时一样,他们面上没有喜色,对于众人的欢呼声亦充耳不闻,只挥挥手,示意将领们率军回内城。

可是似乎今儿个出内城容易,然想要回内城却偏要一波三折。

就在太宗一句多余的话没有。打先往内城走时,身后再次传来声势浩大的人马疾奔之声。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周昱昭蓦地提声命道:“速速护圣上退回内城。来者是拓拔意!”

于是队伍立等警觉起来,训练有素地先容太宗武王等人进入内城后,再纷涌而入,紧接着快速各就各位:关城门的关城门,登瓮城楼的登瓮城楼。登主城楼的登主城楼……

太宗皇帝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地踏到瓮城楼顶跺墙内。瞭望城下,拓拔意率领的十来万人马已然驻停,只是他们所停足之地却不在梁军的射程以里。

见拓拔意不再前进,太宗等人干脆出了跺墙,直接立到又宽又厚的城墙上,而一直李眠儿默默跟在周昱昭身侧,缩头缩面尽量做个隐形人,此时周昱昭跟到城墙上,她也只能跟着立到城墙上,隐在周昱昭的身后,好在,此时众人的全副心思都在城下拓拔意身上,极少有人关注包得严实的她。

特别是陈王,自现身以来,李眠儿偷偷暗中观察了他好几眼。

这才是真正的他!阴骛冷冽!

原先那个吊儿郎当、花天酒地的他不过是个保护囊,是个叫众人忽略他存在的烟雾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