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当众人听到一千万的时候,眼睛里面明显都放出亮光2,一千万足以让在座的各位生活的非常好了。那些年纪大一点的还算沉得住气,可是曾良君的研究所里面的人多数以年轻人为多,显然就没有那么沉得住气了。

这是一颗大甜枣,一颗非常甜但绝对不是那么好摘的甜枣。

除了让研究所自己研究,曾良君自己也没有例外,他知道依靠自己的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现在的超导体,分为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其实所谓的高温超导体并不是真正的高温,实际温度还是非常低。在米国还有科研方面,使用的温度单位是开尔文,而这个开尔文是以绝对零度作为界限开始计数的,简写字母为“K”。

开尔文的温度为0K的时候,按照常规的温度说法就是-273度,绝对零度。

而常规的零度,也就是水结冰的温度,实际上就是273k。

低温超导体指的是温度小于30K,也就是零下两百三十度以下才能够产生临界转变的材料。

而高温超导体,也不是说真正的高温,相对于人类来说依旧是很低的温度,最高的高温超导体温度是在110K,也就是零下一百四十度。

研究所现在要做的,就是弄出能够维持在人类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超导体,大概在零下十度左右,这个任务就算完成了,毕竟保证这个温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然而曾良君知道,做科研绝对不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么简单,许多成果被研究出来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尽管曾良君设置了大大的诱惑,来激发研究人员的能动性,可是能够真正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不大,关键的时候还是要自己来。

米国政府现在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哈佛大学在报纸上面刊登了一项广告,用非常巨大的标题写着:“我们没有盗窃!”

然后下面用一万多个单词组成了巨幅的版面,对他们的侵权官司进行辩护。

这种辩护非常苍白,紧接着就引来西方直接的不满,并且这种不满的情绪很容易蔓延到整个北美。

得到曾良君授权的企业并不只有其他国家的企业,就连米国最大的一家化工企业,一样得到了曾良君的授权,而且是早期第一批授权!只是这家化工企业一开始的时候,得知哈佛大学重新定义了石墨烯的专利,他们就采取的是观望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当时曾良君的专利授权要价太高了,任何企业都不愿意被专利完全束缚死,尽管曾良君的这个专利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结果曾良君在第二轮授权的时候,直接将授权费用调低,并且3约束也放开了许多,这家化工企业顿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因为他们看到曾良君的让步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将专利费算进成本,几乎能够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哈佛大学真的取得了专利之后,这家化工企业绝对不可能用如此廉价的价格获取这项专利,于是这家米国本地最大的化工企业也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战争中。

曾良君站在开天科技办公大楼的最顶部,俯视着下方下方芸芸众生,他就忍不住感叹,还是老师说得对,将手中的专利权派发出去,就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此时曾良君还想第一轮授权时那样,妄图想将专利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上,可以想见他现在的境地,曾良君不光无法获得那些国家的大财团与企业的支持,这个时候更是会换来他们的反击,并且纷纷倒戈向哈佛大学,统统都只会认准哈佛大学的专利,那个时候曾良君就是真的一无所有了。

曾良君占据的一个大行业的金字塔顶端,如果这个行业不够大,曾良君还是能够吃下去,但是石墨烯这个行业未来的应用前景太可观了,它拥有任何材料都无法比拟的特性,所以曾良君现在占据的不是一座金字塔,而是一座活火山……

第一次审判结果果然是以哈佛大学胜利为终结,只是双方都没有松一口气,现在在国际压力见长,甚至于米国的内部压力也在增长的情况下,第二次诉讼结果就显得飘忽不定了,双方都在积极的收集证据在应对第二场诉讼。

这些事情,曾良君就全权交给米克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相比那些事情,曾良君还是忙自己手上的事情比较实在。

曾良君的手机销售势头良好,第二期的一千万台形势也非常不错,下属的手机部门的业绩是整个开天科技的利润点,但是曾良君现在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芯片那一片,因为芯片这边的利润未来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