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想到这里,曾良君就想起了曾家村,上次曾良君除了一百多万,村里面的马路是通了,可是村里面还缺少许多基建。就曾家村与仁山村相比,完全就是欧洲和非洲的区别。

现在曾良君算是真正的财大气粗了,如果说那个时候出一百多万,对于曾良君就像花了点零花钱的话,现在曾良君多花点钱,帮一帮曾家村,那就是九牛一毛了,工厂的事情落实之后,曾良君就准备回一趟老家,给老家规划规划。

曾良君将这个想法放在心底后,就顺着熊村长手指的方向望过去,熊村长指的那一片地区,十分开阔,从山脚下一只绵延到远方。

“这一块地,我们请测绘局的人过来测量的,从东边到西边,从山脚到那边竹子林,总共是八千三百六十三亩地,我们原本是计划切成四块,不过你要三千亩,那就只能够切成三块了,你可以自己选一块。”

熊进做了一个手势,在他眼中,卖地就跟切蛋糕一样,就是这么一块块的切出来的。

曾良君现在和熊进谈的,都是很粗的东西,只是一个大概的意思,后面还有陆续跟进,土地这种东西,交易起来本来就是极为不便,况且曾良君现在还不是买地而是租用。

从审批到交付使用,这个过程相当麻烦,其中要经过国土局,住建局等一系列部门的审批。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需要曾良君自己去办,他只需要将大方向的东西敲定,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好。

熊村长将曾良君和方子强请进了村长办公室,有人立即给来给倒了三杯茶。

茶水上来后,曾良君就开口问道:“我想知道这个三千亩的价格是多少?”

熊村长笑了笑,说道:“这个我们也是看企业的,有些企业有噪音,或者有轻微污染,这种企业的价格肯定高一些。”

“我们的企业可是没有3噪音的,况且芯片制造,需要无尘车间,污染肯定谈不上,车间里面就连灰尘都找不到。”曾良君笑道,制造芯片的车间要求非常高,无尘车间的建造成本恐怕都要超过地价。

“这样,我们这边的租期一般都是四十年,这四十年的租期,每亩地的转让大约要两万左右,三千亩地,我这是大概说一个数,应该在六千万。”

曾良君点点头,这个价钱并不算很高,三千亩地,已经非常大了,而且租期是四十年。

“在办理的过程中,会遇见什么麻烦吗?”曾良君问道。

“这个,我可不敢担保。”熊进说着,就忘了方子强一眼。方子强哈哈大笑,拍拍曾良君的肩膀说道:“老熊这是怕重蹈覆辙呢,这个不需要担心,虽说国家这段时间是有点禁止耕地工业化的趋势,但是这可是楚南市近郊,不在国家圈定的范围内,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这个事情,就算是方子强帮忙解决了,晚上曾良君留在仁山村吃了一顿农家饭。

第一轮的洽谈,感觉还不错。

曾良君将办证的事情,交给依云去解决,在国内就是这样,办证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的单位也多,其中还有不少关系需要打通,曾良君显然没有足够的耐心。

进入五月份之后,天气渐渐炎热起了,这半年时间,父亲和卓青衣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前阵子两个人刚去了一趟新西兰旅游归来,两个人处了半年了,卓青衣自然不像开始那般羞涩。可是毕竟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像小姑娘小男孩那样谈恋爱,两个人的时候还能够牵牵手,但是在儿女面前,还是非常避嫌。

曾良君找到父亲,就将自己的想法跟曾汉民谈了谈。

“爸,这一次我去看了一下仁山村,觉得咱们那边实在是太穷了。”

“才有这个想法?”曾汉民对这个体会,肯定比曾良君深厚许多,“曾家村太偏了,发展难啊。”

其实曾家村和仁山村的农民,往回溯三十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要真说差别,他们唯一的差别就是地理位置。

近三十年,整个国家都在完成城市化建设,城市的面积普遍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三线,甚至于县级市,都像一个个怪兽一般,将周边的农村,小镇吞噬进来。

在这个阶段,最受益的就是城市周边的农村,他们祖祖辈辈就在这片土地上面生存,相比城里人仅仅拥有一套房子的居住面积,农村人手上的地就大多了。

曾家村,地理位置偏远,在周围也没有任何交通要道,根本就没有任何发4展的空间。

“我想帮曾家村做点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