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

……

“铁西一片?”

纪总队长皱着眉头问。

“对,他们已经开始分组,排查上去了,请求加派警力支援。”谢远航道。

“老方,你怎么看?”纪震问另一位指挥员,省厅来人,方处长示意着技侦,清出来的数屏,指向到了铁西一带,看着标注的距离,纪震不信地道:“这么近?”

“我觉得他们现在,还在不在中州都得两说,中州是个铁路枢纽,每天快慢货客有上千趟,铁西是个货列大站,每列六十节车厢,每节载货六十吨,时速六十左右,别说这类逃亡人员,就铁路沿线的毛贼,都扒得一手好车。”方处长道。

“铁警是单列建制,这一块咱们还真忽视了,往这边的排查有没有?”纪震问。

有,技侦回放着,铁警已经收到协查消息,货站、停靠的列车,沿线的地点,已经捋过一遍了,而看到的景像却让纪震头疼了,货站、煤场、处处堆积如山的货场、垃圾山、污水处理厂、钢厂,几乎所有重工重污染行业都集中这个近郊区,而这一带,和重点排查的外围环带,是相邻的。

“理由呢?”纪震看了谢远航一眼。

“他们是自状元坊步行,穿过老城区、沿中州大道向西,步行时间一小时零四十分钟,按照他们对华登峰步幅的测算,如果还有更近的小路,他到达这里顶多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谢远航道。

“这算理由?”方处长愣了。

“他们是模拟嫌疑人在正常心态、正常环境里可能要去的熟悉地方,这个地方对他至关重要,可能需要心理发泄、可能需要试验枪支,根据他们对嫌疑人心态的分析,他们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地方,而在危急之时,能派上用场……就像,职业犯罪里,总会给自己留一个安全去处一样,以华登峰的思维方式,能选的地方,也和这个地区是吻合的。”谢远航道。

市郊、安静、不被打扰、很难发现,和反查的去向有重合地方,远离人群,却没有远离城市。

这个描述,配着一朵刺儿菜的小花,让纪震瞪圆眼睛了,就在他觉得被触动的时候,方处长却道了句:“绝对不可能。”

“理由呢?”纪震现在对谁也是这样一句话。

“在市郊试枪?他可呆了十几年了,傻瓜也不会这么干吧?”方处长道。现在越抓越严,你扛把刀都不可能,别说在可能遇到目击的地方玩枪了。

“他发来了一段视频,可以解释这个。”谢远航道,把手机递给了总队长,两人放着,是大兵的背影,背影往前,一列火车呼啸而过,蓦地大兵动了,拔枪、插枪、再拔枪、再插入、几个动作之后,又在模拟射击了,不是做秀,而是真开了一枪,那枪口的明显一震,看得两位大员暗骂不已。

“噢,我明白了,正因为车多噪音大,反而成了安静的地方。”方处长道。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时,距离轨道5米处,轮轨噪声的A声级为102分贝,机车噪声为106分贝。车行速度加倍,轮轨噪声和机车噪声各约增加6~10分贝。手枪开枪的分贝,是80到100分贝。如果在峰值同时响的话,人的听力是无法辨认的。”谢远航道。

“那在铁路周边就应该有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地方了。”方处长接受这个判断了。

谢远航点点头,而纪震又看了一遍视频,狐疑地道:“好像不止这些,这个动作我觉得很熟悉。”

“多点快速反应射击,按不同频率出枪,如果每一枪都响在列车噪音峰值上,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谢远航道。

纪震倒吸着凉气说了句:“他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训练!”

“对,在他的家里有几本国外特种部队、快速反应部队的训练模式,大兵看过,这应该是活学活用,正符合他对武器痴迷的状态。”谢远航道。

“好家伙,要真是这样,我倒还真期待见识见识。”纪震被刺激到了。

“他怎么确定,华登峰会滞留在这一带?”方处长问。

“他无法确定,所以把消息传回来,让指挥部选择。”谢远航道。

“划清区域,铁西一带外围布防,各队抽调警戒力量,向这一带集结,能抽多少算多少,争取在天黑之前,对这一带过一遍,联系铁警,请求他们配合。”

纪震下了命令,一室技侦,开始呼叫各队,电子警务图上,设点、设卡的座标一一标注,散布着的警力,开始向这一带合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