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第一个关联是,文英兰的丈夫是周明。”邓燕道。

“哪个周明?”大兵问,尹白鸽告诉他,就是以前华登峰、牛再山干活的小老板,已经死亡。

“第二个关联是,和大兵猜到的相关,文英兰之前在中州开了一家烩面馆,根据她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查找,地址在状元街0522号,如果你判断正确的话,那好像只能是她了。”邓燕道。

在排出的一张照片上,红圈标注了胡同位置,那是华登峰常在的位置,斜向所指,正是一家烩面馆,只隔一条街,而留下这个照片的原因,居然简单到令人发指,是一群吃货的美食点评,状元坊这家烩面很有特色,网上给的评分很高,甚至很多记录里有人怀念那位让人馋涎欲滴的“烩面西施”。

情况就这些,邓燕等着中州这边的人消化震惊,大兵瞪着眼石化了,像在梳理这其中藤缠麻绕的关系,但一时之间怎么可能梳理清楚,这条若隐若现的关联延续了快二十年了,又有诸多的断点无法解释,一下子把他陷进去了。

“燕子,辛苦了,我们核实一下,随后再找你。”尹白鸽道。

“没事,不知道有没有帮助,我再找找关联信息,有发现随时联系。”邓燕道,看了几眼,关闭了远程通讯。

屏幕一闪时,才把大兵惊醒了,他好奇问着诸人:“你们怎么看?”

“具备动机,但不具备条件。”尹白鸽道。谢远航马上反驳道:“如果华登峰和文英兰根本就认识,那就具备条件了。”

“也不对,那岂不是说明文英兰知道华登峰杀人越货?华登峰的表现似乎要隐瞒什么,那好像直接证明,这个女的……是第四个人?”大兵皱眉道。

“为什么不能是?”纪震好奇问。

“这几个信息点是相逆的,而不是相辅相承的,假设是他心仪的人,那华登峰根本不可能让她知道他在干什么;假设他们是同伙,恰恰又不可能这样近距离相望,就有联系,也不会让别人看到,从华登峰和几个同伙之间就能看得出来这一点;可假设文英兰是无辜的,也说不通,本案能把嫌疑和受害两头联系起来的,好像只有她。”大兵瞬间找到了其中自相矛盾,无法相互印证的思维症结。

“但她有可能是打开所有症结的解铃人。”尹白鸽道。

“对。”大兵若有所思点头道,此时才注意到行车已近街市,被堵在车流中了,大兵问着:“我们现在要去找她?”

“还有一个更巧合,她是前天离开中州的,去向不明。”谢远航道。

“跑了?那她姑娘呢?”尹白鸽问,侧头时,看谢远航苦瓜脸就知道答案了:去向不明!

“美女、匪枭、还又是个烩面西施,呵呵,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大兵笑着,那是浓浓的兴趣被勾引起来了。

车疾驰回刑侦九队,重启抢劫旧案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积压了十几年,历经数任副队长,无数次排查以及反复鉴证过的目标嫌疑人、旧证,全部准备好了……

……

……

“是前面吧?”支队长丁步凡问着司机,司机拐上了一座桥,随口道着:“港门湾就是这一带,几幢连体公寓楼,一个月租金好几千呢,附近商业广场入住后,这儿的租金拉高了一大截。”

丁步凡听着,回头和车上刚刚通完话的邓燕道:“小邓,前面就是……你是怎么查到她住这儿的?”

现在信息化的刑侦侦查对于老派人物显得很神秘,文雨欣登记的住址早废了,是在大学城外租的房子,已经是几年前的信息了,邓燕闻听此言释疑道着:“我是根据麻实超的银行卡使用地点,车辆经过路段,以及文雨欣的信用卡使用交叉比对出来的,对照她单身、收入相对较高的情况,能选择的地方也就这么几个。”

交叉比对,划定区域,锁定了这个居住位置,之后再由派出所从人口信息里捋,找到了这个似乎已经空闲的租住地,可费了一番功夫了,司机道着:“现在的流动人口不但多,有些长住的也变着法把自己变成流动人口了,信息排查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妈的,回头通知派出所,把这片区域重新捋一遍。”丁支队长怒道。

两个不同层次的警力如是一比,让邓燕哑然失笑了,进了租住区,一看是支队的车,又来了一群警察,可把物业吓得腿软了,这年头真不好搞,楼凤成群结队,房子一租生意就来了;还有跑销售的、干传销的、更有临时住会儿不知道干什么的,三天两头把警察给招来,物业负责地结巴问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