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张家岗村离中州县城有20里的路程,公交车在坑坑洼洼的乡村道路里行驶,每到一个村落,都有人上车,大多是到县城去。

一路大约有半个小时,张启航和母亲在县城北关高杆灯下车,实验初中在高杆灯的南路,母亲拦住一辆出租车,坐上车往南路行驶,不过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师傅!多少钱!”母亲把行李拿下出租车,走到前面问道。

“5块!”出租车师傅看了看计程表说道。

张启航从出租车下来,面前就是实验初中的门,今天来报名的人很多,学校门口拥堵了很多私家车、出租车,幸好实验初中在城郊,学校门前的大路来往的车辆并不多。

学校门前有很多的小商贩摆地摊,买的都是盆、凉席、饭盒、学习用品等的生活用品,许多没带行李的家长都在商贩钱讨价还价,买一些生活用品。

王秀英让儿子看着行李,她自己去门口排队报名。张启航站在行李旁看着周围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心里很激动,心里莫名的兴奋不宜。

不一会,张启航看到母亲带着一个老师走过来,张启航离老远就认出来那是自己未来的班主任,一个30多岁的男老师,教初一的历史老师。

“小航,东西拿上!跟着李老师去班级!”母亲走过来对张启航说道。

张启航和母亲拿着行李,跟着李老师走进校园。

一年级的教室在三楼,三年级的老生已经在上课了,他们的教室都在一楼,学校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节省初三学生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学习。

“你进去找个位置坐下,学费到对面的微机室交!再办个饭卡,吃饭往里面冲钱就可以了!”李老师让张启航把行李放在七九班班教室后面的课桌上,转身又去忙活招待新生了。

“行!老师你忙去了,我自己过去给他交学费!”王秀英对老师客气的说了一句,转身又对张启航说道:“你先坐教室里,我给你交学费去!”

“好!你从那边过去就行了,不用下楼!”张启航指了指楼中间的天桥说道。

实验初中的教学区有两坐四层教学楼,两座中间是联通的天桥,每层都有天桥连接,高空俯视教学区,两座楼呈“工”字形坐落,“工”楼上北下南,南楼前面就是可以容纳千人的学校广场。南楼也是正楼,因为南楼面向着学校外面,是学校的“脸面”,从外面能直接看到高大宽长的南楼上,飘扬着鲜红的五星国旗。

张启航看到母亲走到天桥后,转身从教室后门走进去。教室里零零散散坐着三十四个新生,没有老师在,大家都在火热的聊着天,陌生在同龄面前是没有交流阻碍的。

走进教室,后面的新生都看了张启航一眼,不过并没有打招呼,毕竟还不认识。张启航扫视一下这些童鞋,看到自己前世的老同学王航,他现在坐在第三排右边靠窗户的位子,而他后面的位置就是空着的,前世自己就坐在他后面,现在张启航自然也不例外。

“哥们!我叫张启航,你叫啥啊!”张启航坐到王航的后面,往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明知故问道。

“这么巧,我叫王航哎!”王航转过身惊讶的说道。

“真有缘!咱俩的名字里都有航!以后肯定会是好朋友!”张启航在心里暗笑道。

“那是!你是哪的人啊!”

“我是罗平乡的啊!

“嘿!我是福牛乡的,你看窗户外面的那座山,我家就在福牛山下面!”

“哎呦!我老早就想去福牛山的大雄宝殿去玩,有机会要到你家做客啊!”

“没问题!到时来我家,我带你爬山去大雄宝殿!”王航十分热情的说道。

张启航和王航就这样打开话匣子,两人从老家聊到福牛山,从福牛山聊到天南地北,有什么聊什么,友谊就像火箭一样飙升太空,一会就从陌生人变成朋友了。

“嗨!你老妈在外面呢!你出去一下啊!”张启航听到后面的女孩在叫自己,转过头看了她一眼,说了一声谢谢,便起身从教室后门走出去。

“学费给你交了,这是收据,你拿好!”王秀英看到儿子走出来,迎头给他一张纸条。

“还有饭卡,你别弄丢了!我给你冲了50块钱,吃完了再冲!”

张启航接过母亲手中的饭卡,点了点头。

“你还要钱不要!”王秀英关怀的问儿子道。

“再给你50块钱,你省点花!”王秀英不等张启航说话,又从兜里摸索出几张张皱巴巴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