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孙德福抓着明宗的袖子发急:“老奴的圣人哟!太后那话说得还不够明白么?您就不怕邹娘娘真的担上祸水的罪名?”

明宗一把摔开他:“朕不怕!朕自问,不会当昏君!”

洪凤迎面拦住了他,低声回禀:“沈昭容让小的跟圣人说一件事。”

明宗皱着眉毛挥手:“让开。”

洪凤却半步不退,低声续道:“沈昭容说,上回她和邹娘娘去寻梅饮酒,邹娘娘说,她思念圣人了。”

明宗脚步一顿,眉间眼角,一丝惊喜也没有,反而目露疑惑:“嗯?”

洪凤微微松口气,低声说完:“但,邹娘娘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

明宗停下脚步,咬了咬牙,低声问道:“她说想我了?”

洪凤身子躬得更低一些,悄声道:“邹娘娘最近常常弹《忆故人》。”

明宗有些恍惚,低声喃喃:“所以才这样频繁地跟戎儿饮酒,还时不时大醉吧……”

孙德福瞪了洪凤一眼,洪凤连忙后退,孙德福这才轻声解劝:“娘娘比您难受,可娘娘还是苦中作乐,为的就是您能先借着后宫这平静劲儿,把前朝的麻烦都解决了。如今恰好到了关节处,您就再忍忍吧?”

军方的换防已经接近尾声,少壮派与裘家旧势力的融合进行得磕磕绊绊,但还是没有大的异动。中书门下,六部九卿,京畿重地,州道府县的新老交替也即将完毕。

虽然明刀暗箭不断,但好歹,大家都是大唐的人,宗室们也都念在自己姓李的份儿上,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明宗也适当让步,在有些肥差上,装了装糊涂,大家各自心领神会,就好了。

所以,即便是裘太后,这半年都对赵贵妃、裘昭仪、魏充媛、文婕妤等人多有宽纵。

这实在不是个让邹充仪回宫的好时机。

明宗忍了下来。

新正将至,朝内朝外焕然一新。

明宗想要的布局已经完全完成。

他觉得,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应该可以接邹充仪回宫了。

孙德福斟酌了半天,才问了踌躇满志的明宗一句话:“圣人,邹娘娘那时提到的三个事儿,您打算怎么给她回复?”

明宗愣在了那里。

对啊,怎样让戴皇后不猜忌?怎么解释涉嫌戕害皇嗣?怎样消除身份尴尬?

让戴皇后不猜忌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理她就是。位份云云,小事而已。

但贤妃的那一胎——事到如今,德妃已死,不宜再多牵扯,那真相就无从说起。那要怎么洗清邹充仪当年身上背的恶名呢?

身份的事倒是小事,可这满宫里都是曾经匍匐在邹充仪脚下的内命妇,此刻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她、孤立她、为难她,甚至联手设局陷害她——

明宗愁得眉毛拧成了疙瘩。

“朕得想个法子废了戴绿枝……”

明宗的一句话还没说完,孙德福已经吓得跳了起来去关御书房的门:“我的小祖宗!您这儿做什么梦呢?皇后无错,凭什么废人家?您就不怕列祖列宗从太庙里出来揍您一顿!”

明宗听着孙德福已经吓得没轻没重的话,愁容满面:“那不然怎么办?我总不能真的让她就这样去给若芙和阿阮行礼啊!”

孙德福听他对贵妃贤妃的称呼,就知道这位主子压根没闹明白邹充仪真正的敌人是谁,忍不住叹了口气,想一想,却道:“圣人要不私下里探探二位娘娘的口风?看看能不能有个皆大欢喜的解决之道?如果二位娘娘肯让一步,以邹娘娘的大度,未必不肯跟她们俩平起平坐的。”

明宗眼睛一亮:“诶!这倒是的!她们仨虽然都有些左性,但在这种事情上,却并没有皇后那样妒忌心重。朕找个时候,问问试试。”

孙德福在心里不由得念佛,心道:邹娘娘,您可别怪我给您再添一乱啊,这二位要是知道您妃位回宫,必定是要再好好地害您一回的,您可加小心……

洪凤在一旁自然是听了个完整,嘴角不由得高高扬起,心道:师父,高明啊!

明宗忽然又犹豫起来:“可如果邹氏妃位回宫,钏儿和戎儿怎么办?”

孙德福一脸的莫名其妙:“关裘昭仪和沈昭容什么事?”

明宗无奈地一摊手:“妃位重新满了,我拿什么去安抚她俩?”

孙德福眨眨眼:“邹娘娘本来就在二位嫔主子之上——沈昭容必定不会嫉妒邹娘娘,裘昭仪,呃,还没闹明白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