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你去问她!

煦王妃笑眯眯地抬起了头,一丝不悦都没有地自顾自答了福宁公主的话:“哦,这个案子啊,我还真知道。是苏州长史家闹出来的。不过呢,却不是那原配害人,而是原配当年是被人陷害被休,长史后来查知真相,心生愧疚,便把夫人接了回去,谁知道新妇容不下,想要害那原配,却不小心自己着了道——这世上的事儿,原是说不清的。只不过,到头来,终究都逃不过善恶有报四个字罢了。二公主觉得然否?”

福宁公主一滞,自己饮了口酒,冷笑道:“正是!狂妄自大的人,早晚有一天,都会被人踩在脚下翻不了身!”

煦王妃看着她,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自家夫君说得不错,这个福宁,就是个蠢货!

旁边阮贤妃却似听不下去一般,又加了一句:“煦王妃说得语焉不详——我倒觉得,世上的事儿啊,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说自己冤枉的人,兴许事情全扣上去是冤枉三分;可若是她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旁人便是想陷害也陷害不着——到底还是这原配自己作孽太多,所以才被那长史休了!”

她这一插口,满殿的人都听出来了,这不是在说苏州通判,根本就是在说邹惠妃!

众人的眼神,或明或暗,都飘向了邹惠妃。

可邹惠妃自己,却似乎字字句句都于己无干,娴雅自在地坐在那里,远远地看着大殿外头的歌舞杂耍,对众人的言辞目光,一无所动。

煦王妃却是一眼都没有看向邹惠妃,只是真心实意地跟阮贤妃解释上了:“阮贤妃想知道?那我就全盘告诉你:这原配啊,还真不是没有错。她错就错在太过纵容家里原有的几个妾室,结果长史的兄弟姐妹想要谋夺他的家产,就勾结了家里的妾室,打算先害死这个原配,再送进来一个心机叵测的新妇,慢慢地令这长史病死。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事情就办成了!”

话说到这里,不仅阮贤妃和赵贵妃,就连一旁坐着的宝王妃、福王妃都变了脸色。

福王妃更是下意识地便看向了宝王妃,却又被察觉的宝王妃一记凌厉的眼刀瞪了回来,便又情不自禁地远远看向正殿上头坐着的戴皇后和明宗。

坐在外命妇首席的裘家太夫人忽然抬起头来,冷声道:“大过节的,煦王妃不要乱讲话,好好地闭上嘴吃你的饭!”

煦王妃意外地看了裘太夫人一眼,歉然地长跪起来,冲着太夫人欠身道:“是,外孙媳妇遵命。”然后坐好,脸上不露半分异样,甚至还对着福宁公主莞尔一笑,接着便也与邹惠妃一样,将眼神转向了外头。

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煦王妃的笑容十分冷淡,尤其是看向裘太夫人时,眼中的不平明晃晃地刺人。

福宁公主却得了意,笑嘻嘻地看着煦王妃,又看看邹惠妃,眉梢一动,笑道:“说起来,我也是很久没有见到邹充仪了,啊哟,我说错了,如今是邹惠妃了,一向可好?”

福宁公主点了名,邹惠妃不得不收回目光,眼神扫时,先安慰地看了一眼自家的祖母和大伯母,方淡淡笑着答:“劳二公主惦记。”

福宁公主冷笑一声,步步进逼:“不知上回本宫错手时,你背上受的那棍伤,可好全了没有?”

邹惠妃听她这样不忌讳,索性直起了腰背,正正地看着她的眼睛,微笑答道:“公主赐的伤倒是好了,贵太妃赐的伤却留了些根儿。如今正在调理年初在清宁宫中的毒。”

这些事情都是宫闱秘事,外朝中人虽然听到些风声,却无论如何不会摆到台面上来说。

福宁公主是个蠢货,所以她说什么大家都不觉得奇怪。

但邹惠妃就不一样了。

从兴庆四年新正大朝后,有心人渐渐发现,邹氏已经慢慢地开始向一个真正的皇后的行事风格靠拢,不可谓不聪明,不可谓不隐忍。尤其是自掖庭以惠妃品阶回宫,大家都在私下里赞叹:这位邹氏,真的是长成了大明宫的一棵岿然不动的大树了!

可今日不过头一次在外头露面,邹氏不思量着在众人面前博个满堂彩,竟然跟愚蠢鲁莽的福宁公主正面对上,做口角之争,真真是殊为不智!

难道,她只吃得了苦,却享不了福?

众人都愣愣地看着邹惠妃,心里乱七八糟地不知道该想些什么才算跟得上大明宫后宫的鼓点儿。

裘太夫人此时已经是一脸寒霜,啪地一声,手掌拍在案几上,沉声喝道:“私泄禁中事,当斩!”

☆、258。第258章 迁怒

邹惠妃听了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