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正月二十一,明宗下诏:“查惠妃邹氏兴庆四年五月误伤皇嗣事,属为人陷害。太后慈谕:邹氏贤良淑德,堪为国母。令礼部择吉日,复立为后。”

正月二十二,接礼部回奏,明宗下旨:二月十二,行册封皇后大典。

正月二十三,邹太傅上表四辞。明宗默然,准。旋又下旨,封邹寂为文安侯,减等世袭。

正月二十四,大理寺上书:戴祭酒贪赃属实,崔尚书子崔润纵妻杀妾属实,但崔尚书并不知情。明宗下旨:戴群罢官,戴氏三族内三代不得进学为官;崔润依律惩治,崔酲给假三月,闭门思过。

朝野震动。

……

……

仙居殿。

从邹惠妃到尹线娘,每个人都忽然开始留恋起仙居殿来。

邹惠妃看着大殿院角的汉宫秋和绿菊,问横翠:“咱们回了清宁宫,你还想种么?”

横翠犹豫了一下,问:“娘娘想不想种?”

牟燕娘正好从厨房出来,端了药碗过来,站着便把托盘递到了邹惠妃跟前:“吃药。”

邹惠妃看她一眼,微微一笑:“燕娘惜字如金。”

牟燕娘微微蹙眉:“我不喜欢说废话。”

桑九在一边抿嘴,笑道:“这样好。我们已经有了横翠这么一个话口袋子,若是燕娘也爱说起来,娘娘不烦,我都会被聒噪死。”

牟燕娘冷冷地扫她一眼,眼看着邹惠妃喝了药,端了空碗走了。

邹惠妃抬头看着那两丛花出神,半天方道:“还是种吧。”

横翠看着她,有一丝悲哀:“小娘还是忘不了么?”

邹惠妃摇摇头,平静极了:“我怕我忘了。”

横翠愣了愣。

桑九在一边,忽然抬起看向掖庭的方向,低声道:“横翠,事情远远还不到结束的时候,的确忘不得。”

横翠沉默下去,叹了口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沈昭容嘻嘻哈哈的声音忽然响起:“邹姐姐!你在干嘛呢?我明儿个跟太后出城跑马踏春,你要不要去?”

邹惠妃笑了起来,抬头看着刚刚出现在大殿门口的沈昭容,轻声道:“不怕,我们有朋友,有亲人,什么都不用怕。”

扬声笑道:“我才不去!到时候你们必要赌跑马,谁都不肯输,必定又要赖到我头上。我才不去给你们填限呢!”

春风中,邹惠妃身上的淡黄色长裙和同色披帛飘逸飞扬,几欲乘风。

☆、307。第307章 军棍

离册后大典还有三天。

孙德福的调查完全结束了。

调查的结果同时呈到明宗、裘太后和邹惠妃案前。

明宗看了之后,气得在宣政殿里团团乱转,一边喝骂,一边砸东西。

亏了孙德福一句话,明宗立马安静了下来:“邹娘娘马上就回清宁宫了,这些事儿不归您管,您气个什么劲儿呢?”

明宗愣愣地,跟着道:“不归我管?”

孙德福贼笑着低声道:“只要您去清宁宫的时候,别被邹娘娘算计了去,就没事儿!”

明宗连连点头,笑得也很是贼滑:“说得很是。田田擅长蹴鞠,万万不能听她几句娇嗔就把事情接过手来!”

主仆两个对着嘿嘿地乐,一副幸灾乐祸、奸计得逞的样子。

……

……

裘太后把手中的卷宗一把扔了出去,一掌打翻了案几:“她是不是疯了!?”

余姑姑觑了一眼了裘太后铁青的脸色,只得默默地蹲下去,把所有的卷宗捡了起来,低声劝道:“事情反正都过去了……”

裘太后眼中冰寒,厉声喝道:“过去!?你糊涂了么?!邹氏为什么除了复后一字不提?为什么事先放了要委屈旁人的话?邹家老二为什么在朝堂上亲自向大兄行礼道歉?你当邹氏是傻子吗?钏娘事先知情的事情,她必定是早就知道了!如果我敢轻轻放过此事,你信不信钏娘就是她入主清宁宫后第一个拿来立威的人!?我入宫四十年,难道就因为钏娘的愚蠢,要放任她踩着我的名声上位不成?!”

余姑姑看着卷宗上,明明白白记录着几行字:“菊影供曰:裘昭仪贴身侍女漠漠窥视清宁宫良久,与菊影对视后,离去。戴后命不必声张。元正朝后,众人谈论,裘昭仪阻拦英国公夫人开口讲话,并相携先行离去。疑为尽知其事,避祸不言。”

裘太后气得胸膛起伏,不过十息,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