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宝王在一边,早就收了泪,回头看着裘铮的背影,微微皱眉。

温王的眼神忽地漠然下来:“阿爷,你确定他不知情?”

宝王迟疑了,半天,摇头:“我本来确定,现在不确定了。”

……

……

听说自家大兄被刺身亡,陇右道观察使、兼任兰州刺史的裘家三郎裘峰当时就踹烂了一扇门,然后带了亲兵卫队飞马回京。

但是在回京的途中,却被不明人马衔尾追杀。

好在裘峰带回来的都是裘家在军中的高手,也是裘峰自己的死忠。虽然损失惨重,毕竟还是活着到了京城。

裘二郎裘岷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一路上顺风顺水,到了同州界面上却被人毒死在了客栈里。

就连随行奔丧的妻子儿女都没能幸免。

明宗大发雷霆,把同州的官儿们从上到下都扒了一层皮,几个长官直接押往京城大理寺,甚至从京城直接调了人去接手同州,随去的还有神策军的随扈和一柄尚方宝剑:“查出来是谁在作乱,就给朕就地格杀!”

裘峰进了京城,一听裘二郎也死了,气得当场吐血。

就连明宗已经派了去的人都不顾忌,直接提剑去了大理寺,不是大理寺卿岳其山立即把自家女婿煦王请了来,几乎就拦不住裘峰要当场杀人了。

煦王好容易把裘峰劝回了家,裘老夫人拉着煦王和裘峰,又是一场痛哭。

不过三日,裘峰伤病交加,病倒了。

明宗亲自去探望裘峰,甥舅两个关起门来聊了整天,晚间又把裘铮叫进去,直到半夜三更,明宗才回了大明宫。

裘昭仪听说明宗来了又走,竟不肯在家里继续待下去,便要跟着明宗回大明宫。却被明宗一句:“你好歹得守满了七七罢?!那可是你亲爷娘!”留了下来。

裘昭仪被明宗这一句莫名的脾气发得呆愣愣地站在院中半晌,裘铮见了,叹息不已,只好假传了裘老夫人的话,令人扶了她回了内院。

裘峰在屋里听说了外头的事儿,一声冷笑:“鬼迷心窍!”

……

……

裘峙夫妻下葬当日,明宗传旨:“裘铮性情刚正,顾全大局,文武全才,国之栋梁,即刻袭封英国公,并任兵部侍郎。裘峰着在京守孝半年,参赞兵部。陇右道一应事宜,交副使暂领。”

接着,又传令,裘峙的次子裘钊、裘峰的长子裘钧,一起进兵部学习,且给了时限,一年后便要外放九边。

裘家老夫人听了这旨意,倒是立时舒心了很多。到了晚间,找了裘峰来,半吐半露道:“钏娘眼看着不得宠,你看是不是再送个人进去帮她的忙?”

裘峰诧异,便问:“您瞧上了谁?”

裘老夫人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却又不得不说:“锦娘过年就十四了……”

裘锦是裘峰的嫡长女,裘峰养得极为上心,如今的性情样貌,竟然和年轻时的裘太后有八分神似。

裘峰腾地立起,脸上一片寒气,拳头握得嘎巴嘎巴响,忍耐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谁给您出的这个主意?”

裘老夫人被儿子这样不作声地顶撞,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便嚷道:“霖郎说的!怎样?他那不是好意?邹氏无耻,狠狠地断了钏娘在四郎心里的位置,那我不再送一个亲孙女进去,我裘家的荣耀该怎样继续?”

裘峰一听是宝王的主意,瞬间便又不恼了,只是冷笑一声,道:“阿娘,你是不是觉得,阿爷、大哥和我为了大唐出生入死,都比不上一个小娘子在皇帝耳边的几句枕头风管用?”

裘老夫人顿时一噎。

为这句话,自裘太后入宫,裘老将军就再也没有进过裘老夫人的屋子。

裘老夫人想起来过世的丈夫,再也不肯见自己的女儿,被刺的儿子,跌死的媳妇,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我这是造的什么孽!我不都是为了这个家!怎么就没有一个人体谅体谅我!?”

裘峰看着老娘,顿时头大如斗,但这个口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松,只得命人将自己的妻子白氏找来:“我劝不了,估摸着你也劝不了。只是我实在太累,你替我听着吧。”

白氏很是明白丈夫的为难,忙将他推出去:“你的伤病都还没好,快去歇着。药熬好了,去吃吧。母亲这里有我。”

裘老夫人看着白氏就不顺眼,边哭边骂:“不孝顺!不听话!只会哄着爷们忤逆老娘!”

白氏早已麻木了,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