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 (第1/4页)

“邹家就不用说了。邹大郎从幽州寄了两马车的家书回来,狠狠地钳制住了神策军潘盛军中的一些人。邹二郎手里的军器监已经将与宝王有关的若干军中的兵器都换成了残品。邹三郎在礼部早就准备好了善后的一应事宜。钱粮周转,户部有邹小二郎。除夕宴上,想必王爷也看出来了,宗室老皇叔瑞王殿下可是稳稳地站在圣人这边的。帮着安抚勋贵宗室的,弘文馆还有邹小大郎。何况,工部的蒋尚书长袖善舞,可不比鸿胪寺的那位杨大人差!”

煦王闷闷地接口:“何况,你家长兄就在鸿胪寺做少卿,只怕鸿胪寺顷刻间,就不再姓杨了吧?”

沈迈吓了一跳,对于煦王这种军中的谈话方式已经完全接受不了,低声急道:“王爷莫害我!别说鸿胪寺到了,全天下都姓李!而且,是圣人的那个李!”

煦王白了他一眼,杯子正好摔了,抄起酒壶来一气狂饮,饮干,空壶往桌上一扔,颓然捧头:“也就是说,四哥早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大兄自投罗网了?”

沈迈嘿嘿一乐,一边拿了壶走到旁边去大瓮里灌酒,一边道:“没错!我已经等了半个多月啦!”

煦王忽然反应过来,抬头挑眉:“这样说来,掖庭那边的人,只怕还都活着呢吧?”

沈迈回身走过来,酒壶递给煦王,挤挤眼:“您说呢?”

煦王脸色一沉,一把推开他:“那怎么会让太后昏迷,余姑姑甚至丢了性命?!”

沈迈的手一顿,脸色也沉了下来,坐好,方咬牙道:“因为不论我跟圣人、孙公公怎么推演,都没有想到咱们的宝亲王殿下,会在长庆殿主殿放了一把火,甚至放火之前,还给太后和余姑姑房间的蜡烛里,都下了迷药!”

煦王眼中杀气一闪,恨声低骂:“畜生!”

沈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方叹道:“其实,这事儿邹娘娘想到了,只是大家都觉得没有那个可能性,所以不曾听她的。”

煦王心中一动:“救了阿娘的陌娘和阿瞳,是皇嫂的人?”

沈迈点头:“是。陌娘是洪凤堂嫂的内侄女,阿瞳是清宁宫的旧人。邹娘娘十分放心不下,令她二人一定要打起精神来盯着。所以她们虽然也中了迷香,却能迅速醒过来,才堪堪救了太后的性命。”

煦王长长地出了口气,苦笑道:“看来,我已经是个无用的王爷了。帮不上阿兄,也护不住阿娘……”

沈迈看着他颓然的样子,心中同情,却知道他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便伸手再给他拿了个杯子,满了杯酒:“不用王爷搀和到这种骨肉相残的事情里来,王爷还不庆幸?”

煦王机械地跟着他饮酒,却不吭声,满眼满脸,都是迷茫。

过了好一会儿,沈迈才故作轻松地问:“王爷以后打算做点儿什么?是带着王妃邀游天下,还是给圣人当保驾的擎天大将?”

煦王摇摇头,神魂不属,半天方道:“我也不知道……”

沈迈笑了笑,深深地看着煦王,轻声道:“属下好歹算是跟过王爷几天,就交浅言深了——王爷何不学达王?”

煦王浑身一震,脸色大变。

沈迈莫名,呆住。

煦王缓回来,冲着沈迈勉强一笑:“你说的我明白了。以后不要在四哥面前提起王叔。”

沈迈眨眨眼,不解。

……

……

煦王回了府。

煦王妃秉烛等着。

煦王进了内室,见她款款从床边立起,几步跨过去,一把紧紧抱住,埋首在她肩窝,深深嗅她的体香,低声道:“我们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煦王妃回手抱住煦王,心神松了下来,嘴角一丝笑容,愈来愈灿烂:“好啊,好极了,我一辈子都在等这一天。”

煦王闭着眼,问:“我们去哪儿?”

煦王妃也轻轻地合上了眼:“去哪儿都好。我老家,你封地。只要,不在京城,不做官,不领军,怎样都好。”

……

……

沈迈第二天一早亲自去寻孙德福,当面问他:“煦王爷的情形好生奇怪,说到达王爷时,几乎要跳起来,老孙头,你知道是什么缘故么?”

孙德福听了,头发几乎要竖起来,揪着沈迈的脖领子,压低了声音急急问道:“你怎么会跟煦王爷说到达王的?!”

沈迈见他额角冷汗,举止大变,知道事情重大,便将昨夜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孙德福听得二人并没有谈及裘太后和达王的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