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这样的盛宠,但凡有人说一句:“陛下该册新后。”

那以昭宗这些年渐渐养来的性子,必定是就坡下驴:“裘氏贤良淑德,堪为天下夫人垂范,可立为后。”

过贵妃有些不甘心,但是昭宗接下来的动作,她就立即传信自家,无论何人,必须马上收了手脚,屏息而立。

——冯后的父亲,吏部侍郎冯隶告老,昭宗立准,赐金还乡,同时还有一张手令。冯隶接到手令,吐血三升。接着,冯氏族人全都辞职还乡。昭宗立准。

当年大比,有人堪为状元,礼部高高兴兴地把文章和名单都呈上来,昭宗看了一眼,冷冰冰在卷子中挑了个错儿:“先祖名讳他也敢犯!”

礼部大愕,急忙伸头去看,“登基”被朱砂笔圈得明明白白。

呃,玄宗皇帝名讳“隆基”,这两个字,真心避无可避啊……

倒是有人心眼儿多,觑了一眼这人的姓氏,叹了口气,悄悄提醒礼部:“回去看看,姓冯的都不要取了,让他们避一避陛下的怒火吧!”

敢情,此人姓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裘岚终于生了老四。

而且,还是在元正那天发动的。所有的朝臣都巴巴地在外头等着裘淑妃生孩子。

还好,生得无比顺利,足月,半个时辰,孩子就生出来了。裘岚的喊声还不及生太子时的三分之一大。

甚至,这位四皇子的哭声都比裘岚的喊声大。

四皇子降,哭声震天。

太后老人家坐在承香殿前殿,听得这个哭声,昏花的老眼都笑得眯了起来:“哟哟哟!听听这个嗓门儿!这个孩子必要跟着他外公习武,光这动静,以后必定是个力大无穷的壮汉子!”

昭宗高兴得用手去捋将才留起的美髯,呵呵直笑:“我有佳儿,我有佳儿!”

太后的手在龙头拐杖上微微点了一会儿,忽然道:“我给起个名字?”

昭宗忙笑着答:“母亲有意赐他福气,当然好!”

太后大悦,笑道:“这样大的动静,孩子们又排雨头,可名‘雷’。”

余岩抱着孩子出来了,笑道:“是一位皇子。”

昭宗接手过来略略一看,递到太后怀里,转身一边往外走,一边宣布:“太后殿下赐名四皇子为‘雷’,封英郡王!”

太后把软软的小娃娃抱在怀里,笑得合不拢嘴,一边逗弄一边轻声道:“雷儿,祖母的好孩子……”

朝臣们得到消息,山呼万岁。

大家伙儿乐乐呵呵、踏踏实实地过了个大好年。

——四皇子英郡王满月宴后第三天,太后娘娘薨逝。

十六

太子长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娃娃。

裘岚看着他温厚有礼的样子就恼火得不行。

这是个孩子!

才五岁!

怎么就变得这样小大人起来?!

失却了童真的孩子,还有什么趣儿?!

昭宗无奈,百般解释:“他是太子,我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若真是养得像宝儿那样任性,以后可怎么往回扳呢?”

裘岚撅着嘴不吭气。

昭宗只好接着说:“宝儿已经被咱们俩惯坏了。你看看,你看看,”指着窗外,“八岁大的孩子,又在哪儿欺负人呢!”

宝郡王正在外头,骑在太子身上,大叫:“你再不哭,我就打你!”

太子趴在地上,温和却倔強:“就不哭!就不哭!阿爷说过,男子汉,不哭不哭就不哭!”

余岩一只手抱着英王,一只手揪着宝王的脖领子把他提溜到一边,口中叱道:“这是弟弟!你大他三岁呢!都学弓马骑射了!还欺负个五岁的娃子!你可真好意思!”

然后连忙又捞起太子:“好孩子,哪里疼了没有?姑姑给揉揉,一会儿做桂花糕你吃好不好?”

太子到底委屈,眼圈儿红着就搂住了余岩的脖子:“要吃绿豆糕。”

余岩两只手一边一个抱起来,笑道:“好,好,绿豆糕!”

宝王在地下气得跳脚,一窜一窜地抓太子的鞋子:“姑姑是我的!你给我下来!”

余岩气得真想踢他一脚,回头看看小小的宝王脸上已经有了达王的影子,心下又一软,叹口气,扬声叫人:“莲芳!来把大皇子抱走!”

夏莲芳扎煞着两只手,从厨房里跑出来,答应一声,叹口气,赶紧先转回去一边洗手一边快速吩咐小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