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 (第1/4页)

有来?是不屑来,还是不敢来……”

沈迈半天才缓过来,长长地出了口气,悄悄地挑起了大拇指:“太后娘娘好手段!”

☆、444。第444章 番外:敬思皇后传(四)

十一

太后娘娘的手段还不止这一条。

分明是皇家内苑的私事,偏偏却让沈迈来查,尤其是当今的羽卫大总管好歹名义上还是煦王,还没有给别人呢。明宗的心思昭然若揭。

裘太后听了这个消息,想了不到一刻,便咬着牙下定了决心,吩咐余姑姑:“你去把煦王妃叫进来,我有话问她。”

煦王妃岳氏来了,规规矩矩行了礼,落了座,淡然端坐,不吭声,不问话。

为什么叫她来,来问什么,岳氏一字不提。只是恭恭敬敬地等着裘太后发话。

大理寺正卿养出来的小娘子,果然是两军对垒斗心机情绪的高手,单就这泰然自若地一言不发,就够寻常富贵人家的小娘子学上半辈子的。

裘太后看着这个这样沉得住气的小儿媳妇,越看越爱,越看越惋惜,半天才说:“皇后如果能有你一半的沉稳,哀家就算现在就死,也能闭得上眼了。”

这话说得!

岳氏很有种冲动去揉额角。

您这话要是被第四个人听见,必定认为您不仅仅在表达对戴氏皇后的厌弃,还在表达想让我跟煦王说再见然后嫁给你们家老四当皇后的意图!

我到底哪里有这样招你喜欢了?我改还不行么?

岳氏被逼得没辙了,只好回话:“儿媳惶恐。”

话回了,台阶依旧没给。

你让我来的,你给我架在这里的。你想要梯子,自己搭!

裘太后对着这样的聪明人,索性直话直说:“你们两口子,以后是怎么打算的?”

以后?打算?

岳氏一愣之下,眼睛忽然大亮,整张脸就跟放光一样,声线都不稳了:“母亲的意思,是我们俩,我和王爷,我们能走了?!”

裘太后虽然已经把心理建设做得足足的,但还是腾地挺直了腰背,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声:“走?走去哪里?”

岳氏看着竟然没有跳起来的裘太后,知道老人家对自己夫妻两个的出路已经有了类似的腹稿,开心地笑了出来,整个人就如同春暖花开:“母亲说呢?我们俩都不是恋栈荣华的人,之前没有飘然而去,自然是因为四哥用得着我们。如今既然差事有了接手的正人,而母亲又亲自开了口来问,必定是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家王爷早就琢磨着出海,海图不知道看了多少回,去年连船都悄悄地找好了。只要母亲点头,我们俩明儿就能走!”

裘太后虽然欣慰,却也不舍,眼圈儿立时便红了,移开了目光不吭声。

而旁边把几兄弟的成长都一一看在眼睛里的余姑姑已经在低头抹泪珠了。

岳氏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是不是兴奋得过了头儿?缩了缩肩,低下了头,吞吞吐吐:“当然,也许,太后并不是这样想……”

裘太后挪回了目光,微微扯了扯嘴角,叹口气,低声道:“我的确是这样想。但是一向民间有话:能上山,莫下海。你们俩选得这条路,有些险……”

余姑姑还是一向干脆利落的性子,脑子也快,擦了眼泪,便插嘴出主意补齐道:“三妹妹不是嫁了东南那边的水军都督么?虽然老早就卸了任,但她一家子都没回来,就在那边出海口附近住着。如今她们家只怕还在干相关的营生儿,让她帮着找些人,再找几条坚固些的船,老练的水手船员——还有火器……真要去,就必须都带上……”

余姑姑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哭着转身出去了。

裘太后看了看她的背影,抬手擦了擦自己的眼角,再叹口气,伸了手给岳氏。

岳氏会意,忙站起来握住太后的手,就势坐在了太后身边。

裘太后双手抱住岳氏白皙滑嫩的手,拍一拍,低声道:“跟小五说,不要怪他哥哥。皇帝那个位置,任谁坐上去都会变的。你是个好孩子,小五也是个聪明孩子,你们俩在外头,只要安全,其他的都不要。尤其不要逞强,遇到地头蛇,该认怂就得认怂。万一遇到棘手的事,不要自己硬扛,往回捎信。他哥哥虽然对自家的宝座戒心十分重,但在护短这件事上,保证能做到让你感动得哭!”

岳氏温顺地都应下。

裘太后接着又嘱咐:“你是个千金小姐,他是个皇室的亲王,两个人半辈子都没吃过半点苦。到了外头,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