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部分 (第1/4页)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慕尼黑”超过了“晚安,好运”成为了第三位的候补,“晚安,好运”的生涩、深奥、艰难阻碍了这部电影进一步取得认可的可能,相反,“慕尼黑”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执导下,则平易近人了许多。可惜的是,“慕尼黑”所反映的政治问题,自年末巴勒斯坦方面的政治风云突变之后,就变得没有说服力。尽管如此,“慕尼黑”还是赢得了十个百分点的支持。

剩余最后的五个百分点,则属于一切的不确定xìng。可以说,今年的奥斯卡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没有人可以断言,奥斯卡的走向会是如此。因为按照颁奖季的大势所趋,“断背山”的横扫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因为其同xìng恋题材的属xìng,却又让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是“断背山”顺势创造历史,还是“阳光小美女”逆转创造历史,亦或者是其他三者杀出重围,这的确十分让人期待。

相比最佳影片的混乱,最佳导演的预测上李安则一骑绝尘,以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支持率获得了压倒xìng的领先。不同于最佳影片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xìng、社会xìng和文化xìng,最佳导演则单纯了许多,只是对于导演能力的一种嘉奖。

在一众竞争者之中,埃文…贝尔连续第二年赢得提名,但是“阳光小美女”反而没有去年“神秘肌肤”在主题上把握的深刻,更何况埃文…贝尔才年仅二十三岁,学院派显然是认为未来他依旧有大把的时光,在竞争力上就落了下风;贝尼特…米勒依靠“卡波特”初次赢得提名,资历尚浅不说,年纪也是少壮派,再加上电影本身竞争力略显不足,所以也不被看好;至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七年前才凭借“拯救大兵瑞恩”梅开二度,这次的“慕尼黑”因为敏感的巴勒斯坦问题,在年底巴勒斯坦政权更迭的情况下,让媒体迅速降温,第三次加冕的机会似乎还没有到来。

这样一看,李安最大的对手反而是乔治…克鲁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筹码一向是奥斯卡十分钟意的路线,“晚安,好运”和“辛瑞那”为乔治…克鲁尼带来了事业上的新高峰。乔治…克鲁尼也很有可能比埃文…贝尔抢先一步,站在演员的出身上赢得奥斯卡对其导演工作的认可。

除此之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这一个个奖项,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讨论着。

不同于往年,往年前哨战的成绩将会成为媒体预测奥斯卡的最大筹码,但是今年却因为“断背山”这个同xìng恋的敏感问题,还有“晚安,好运”、“慕尼黑”的政治问题也十分棘手,“一往无前”的呼声和去年的“灵魂歌王”又有重叠也处于一个敏感的位置,这就让前哨战的成绩都做不得数,因为改朝换代的学院派是否有改革的决心,这个决心又有多强大,是否强大到一下子就完成革新,还是改变不够到位最终沦为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分蛋糕……这使得预测变得不稳定起来,就连在预测中赢得最多支持的“李安赢得最佳导演”,都不见得就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盼着奥斯卡拉卡帷幕,盼着期待一个结果,看看奥斯卡究竟是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还是延续过去的旧路,亦或者是变成一个更糟糕的烂摊子。

在这种期待的视线之中,第七十八届奥斯卡于三月五rì,在洛杉矶的柯达剧院拉开了帷幕。

一万二更新求月票,求订阅!(未完待续)RQ

1271 突如其来

今天第一更,求推荐,求订阅!

奥斯卡的收视率一年比一年艰难,学院派和负责转播的ABC电视台都在挖空心思博取观众们的芳心,但是记者们对于奥斯卡的支持却是一年比一年旺盛。即使大家都知道,奥斯卡就是一场商业与文化的碰撞,但没有人会否认这个盛会在全球的影响力,而美国本土的记者更是不遗余力地为这场盛会给予高度关注,以不断扩大美国电影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波长。

所以,每年的奥斯卡依旧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般,吸引着媒体的注意力。每年奥斯卡记者证的申请从八月份就开始了,等待审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算获得批准之后,也要看自己的记者证是什么等级的,因为这关系到了颁奖典礼当天的采访区域。最高级的地方自然就是颁奖典礼大厅,只有奥斯卡的官方媒体允许进入,里面不仅有免费资料,还有随处可见的大牌明星;次一等的则是专门的采访间,媒体可以在里面对小部分艺人进行专访;最差一等的则是红地毯上寒风凛冽之中与所有同行展开肉搏式的竞争。

一般来说,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