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部分 (第1/4页)

但是这种妥协,却不是勇敢,是宁愿,是甘愿。我们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从特别沦为普通,最终收敛起所有的不切实际,回归现实。

但是当我们看着克里斯托弗二十四岁的生活时,却猛然想到,那才是生活,那才是怒放的青chūn,那才是肆意的生命,和年龄无关,即使克里斯托弗已经四十岁了,比如说电影里的简和雷尼,比如说电影里的罗恩,他们才是真正的年轻,发散着让我们羡慕的光芒。而我们这些‘回归现实’的人,却早就在二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伴随着我们的梦想一起死亡。

卡瑞娜说,‘我理解他在做什么,他huā了四年时间,履行荒诞乏味的责任,完成大学学业。现在他终于解放了,离开那个充满幻象,脆弱不堪,父母管教,物yù横流的世界,离开那些阻碍他体验〖真〗实存在的东西。’

陌生的旅店,劣质的印象,豪放的旋律,撕开漆黑的夜幕和苍莽的天际,越过无边的森林和无穷的荒野,在孤独之中,还原内心最原始最基本的欢乐,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

当看着埃文…贝尔在屏幕上出现,我一直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不是克里斯托弗或者埃文,这就是一个流浪者,他们二者是一体的,深邃的眼眸,一脸无辜的xìng感,蓝sè大背包,空水壶,棕sè的靴子,一点一点消失在公路上,沉迷于自然的魅力里。他就是一个超级流浪者,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属于这一片无垠的天际。

最终,他消失在了阿拉斯加那片荒野之中,静悄悄地,却悄然盛开着他的青chūn。他二十四岁,却比一百二十四岁更加富有,因为他拥有了我们所没有的缤纷。他的故事结束了,但就像他在木牌上刻着的话语一般,‘感谢上苍,我的生命是如此多彩’。

谁规定就必须按照世俗的观念度过一生,也许某一天我们就会荒唐地死掉,但请铭记,这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的。即使在克里斯生命的尽头,他曾经想过要回家,托尔斯泰的‘家庭与幸福’是他最后的寄托,但我想,他始终是不后悔的,因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看到了那片无垠的天空。只是,生命不能两全其美,不是吗?

趟过一条河,折一段树枝,跟着马群小跑,看见清晨的鹿,严肃的猫头鹰,这个世界所有陌生的爱意、敌意,都存在,而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不〖自〗由,毋宁死!”

求月票!(未完待续

1687 彩虹眼泪

今天第三更,求推荐,求订阅!

除了“帝国”、“电影手册”这样的权威杂志之外,专业电影杂志“视与听”的视角显然要深远了许多。(。)

“在圣经里,亚当和夏娃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最终被驱除到了凡间。从那时开始,犯下原罪的人们就无时无刻在寻觅着失落的乐园。

在工业文明将诗意的田园生活破坏殆尽之后,在科学技术已经被奉为至高信仰之后,在物yù横流的人心堕落之后,一批而又一批敏感却又无所适从的诗人选择了逃离,选择了流浪,选择了回归自然。

杰克…伦敦的呼唤,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杰克…凯鲁亚克的流浪,还有八十二岁的托尔斯泰在垂垂暮年选择了离家出走,与这个他憎恶和批判了一辈子的世界彻底决裂,最后在那个yīn冷的秋夜,孤独地死在某个荒凉的无名小站上。

这一切,年轻的克里斯托弗都看在眼里,挂在嘴边,记在心头。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很想冲动地对这个社会竖起中指,然后抛下一切潇洒地离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看到网络上那些旅行者们的照片,羡慕得无法自已,照片里有清澈的蓝天,有巍峨的雪山,有风尘仆仆的旅者,有苍莽的大地,与广阔的天地相比,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所以,当我们看到克里斯托弗实现了我们的所不能,摆脱了一切的束缚,在轻盈的旋律和清澈的阳光中,在清晨的迷雾和翠绿盎然的丛林里,zì yóu漫步,不由泪流满面。这是羡慕到心疼的泪水。

在埃文…贝尔的镜头里,悠扬的音乐和绝美的jīng致融为一体,淳朴亲切的友情,浪漫节制的爱情。真挚深刻的亲情,生存于流浪之中的嬉皮士和吉普赛流浪汉……这一切的一切和家庭里摩擦不断的暴力、冷漠物质的亲情、城市里繁忙而刺耳的车水马龙、冷漠粗暴的执法者,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由自主就对这个敏感、聪慧、执着而勇敢的少年寄予无限希望。

‘去追求梦想’。。他的姐姐卡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